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辽阳怀顿修·其一》
《辽阳怀顿修·其一》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忆别姑苏寺,分吟尚暮秋。

所经无限雪,频起故山愁。

白草随人短,寒砧带月流。

西南回首处,疑是武昌楼。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辽阳怀顿修(其一)》,由明代诗人释今无创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回忆与友人在姑苏寺分别的情景,时值深秋,景色凄凉,引发诗人对故土的深深思念。

首句“忆别姑苏寺”,开篇即点明了地点和事件——在姑苏寺与友人的离别。接着,“分吟尚暮秋”一句,不仅描绘了离别时的季节背景,也暗示了离别的伤感氛围。接下来的“所经无限雪,频起故山愁”,通过描述途中的雪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推向高潮。

“白草随人短,寒砧带月流”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白草象征着荒凉与孤独,寒砧则联想到捣衣声,常与思乡之情相关联。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行进间所见之景,既有自然界的寒冷与萧瑟,也有内心情感的孤寂与哀愁。最后,“西南回首处,疑是武昌楼”,诗人回望南方,仿佛看到了家乡的楼阁,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谊,以及离别后难以割舍的情感。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秋怀·其八

长安旅食岁萧条,金马才人每见招。

一卧云林淹彩笔,几回沾洒望青霄。

玉山琼树风尘隔,庾岭梅花驿路遥。

莫倚甘泉能献赋,衣冠今满紫宸朝。

(0)

刘百魁参军脩贡京师事竣还成都

仗剑堪嗟行路难,春风一骑发长安。

愁心万里悬秦栈,壮志三年走汉冠。

白发自于官序拙,青山不改客途寒。

相知已向文园卧,飞檄无劳父老看。

(0)

朱贞吉孔阳昆玉以予校刻复古编有诗见讯奉答

天禄归来日,谁知四壁空。

技应怜刻鹄,文不悔雕虫。

副墨名山在,馀生雅尚同。

何时捉谈麈,披写对兴公。

(0)

同苏子川欧桢伯访吴化卿姚元白于慈仁寺

二仕逃禅处,人谁访薜萝。

穿林惊雪重,梯阁见山多。

候骑花间并,栖禽竹下过。

云房未寥寂,红烛对清歌。

(0)

同许长史殿卿姚鸿胪元白欧文学桢伯游郑氏园池·其一

何处移觞得,欣逢出郭晴。

林光披雾远,树色入池清。

喜客禽争聒,穿花日递明。

虽然萍水地,携手一交情。

(0)

寄刘安元

戎马关心日,谁能问隐居。

想过天竺寺,还著茂陵书。

鸿雁经年至,风尘两鬓馀。

梅花难远寄,吟望独愁予。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