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成凉榭初宜月,剪尽繁枝始见山。
天亦料公闲未得,故教幽事颇相关。
筑成凉榭初宜月,剪尽繁枝始见山。
天亦料公闲未得,故教幽事颇相关。
这首诗描绘了阎郎中家园亭的景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夜与山色的和谐之美,以及自然界的微妙安排,似乎特意为闲适的生活增添了几分趣味。
首句“筑成凉榭初宜月”,描绘了新建的凉亭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宜人,仿佛是专为月夜而设,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这里的“凉榭”既指凉亭,也暗含避暑之意,月光洒落其上,更添几分清凉与宁静。
次句“剪尽繁枝始见山”,则转而描述园中修剪树木后,山景得以显现的情景。通过“剪尽繁枝”的动作,不仅突出了山的轮廓,也暗示了园主对环境的精心规划与欣赏,使得原本隐藏于繁茂之中的山峦得以展露,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和视觉的丰富性。
后两句“天亦料公闲未得,故教幽事颇相关”,则以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以智慧与情感。这里说天空似乎料到了主人尚未能完全享受这份闲适,因此特意安排了一些幽静之事与美景,让主人在忙碌之余,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这种将自然与人的生活紧密相连的构思,体现了诗人对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理解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构思,不仅展现了阎郎中家园亭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闲适生活和自然和谐的赞美与追求。
晚来侧侧清寒,冻云万里回飞鸟。
故园梦断,单于吹罢,房栊易晓。
西帝神游,万妃缟袂,相看一笑。
泛扁舟乘兴,蹇驴觅句,山阴曲、霸陵道。
舞态随风窈窕。任穿帘,儿童休扫。
洛阳高卧,萧条门巷,悄无人到。
供断诗愁,夜窗还共,陈编相照。
念寒梅映水,匀妆弄粉,与谁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