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淮上书事》
《淮上书事》全文
宋 / 韩驹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平楚尽积水,长淮多奇峰。

萧条月曜夜,浩荡风鸣冬。

客行未可归,敝裘那得重。

寒气搜病骨,清潭貌衰容。

远游有滞念,将老无欢悰。

故国渺万里,去此嗟谁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淮河两岸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平楚尽积水,长淮多奇峰”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淮河两岸的自然风光,水天一色,波光粼粼,远处山峰奇特,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壮美的画卷。

接着,“萧条月曜夜,浩荡风鸣冬”两句,通过夜晚的月光和冬日的风声,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深沉的氛围,暗示着季节的更替与时间的流逝,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客行未可归,敝裘那得重”表达了诗人作为旅人的无奈与困顿,远离故乡,衣衫破旧,无法换新,这种境遇不仅物质上的匮乏,更是精神上的孤独与挣扎。

“寒气搜病骨,清潭貌衰容”进一步揭示了诗人身体与心灵的双重痛苦,寒冷侵袭着虚弱的身体,镜中的面容也显得苍老憔悴,形象地描绘出生活的艰辛与岁月的无情。

“远游有滞念,将老无欢悰”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与对过去的怀念,远方的旅途充满了不确定,而即将步入老年,却找不到任何快乐的源泉,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最后,“故国渺万里,去此嗟谁从”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与对现实处境的无奈,遥远的故乡似乎遥不可及,独自一人在这陌生的土地上,不禁让人感叹,无人能理解或陪伴自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情绪,既有对外在世界的描绘,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深刻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人生、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韩驹
朝代:宋   字:子苍   号:牟阳   籍贯: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   生辰:1080~1135

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字子苍,号牟阳,学者称他陵阳先生。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人。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猜你喜欢

临江仙

一别潍阳过十载,天涯历遍西戎。

归来燕国住仙宫。立言明祖教,演法继师踪。

天意如何非易测,人情到了难穷。

予心本自爱疏慵。却教居海北,未许过山东。

(0)

临江仙

十载饱谙沙漠景,一朝复到都门。

如今一想一伤魂。休看苏武传,莫说汉昭君。

过去未来都拨置,真师幸遇长春。

知君道念日添新。皇天宁负德,后土岂亏人。

(0)

满庭芳

妆镜韶华,牙签名品,惯看培养经年。

何年曾见,槁叶散芳妍。

知是毗耶坐客,三生梦、犹有情缘。

熏香手,融霞晕雪,来占百花前。嫣然。

谁为笑,珠围翠绕,且共流连。

待诗中偷写,画里真传。

绣帽拥霜凝紫塞,琼肌莹,春满温泉。

新声在,梁园异事,并记玉堂仙。

(0)

满江红.再过水南

问柳寻花,津桥路、年年寒节。

佳丽地、梁园池馆,洛阳城关。

白鹤重来人换世,凄凉一树梅花发。

记水南、昨暮赏春回,今华发。金缕唱,龙香拨。

云液暖,琼杯滑。料羁愁千种,不禁掀豁。

老眼只供他日泪,春风竟是谁家物。

恨马头、明月更多情,寻常缺。

(0)

朝中措

香轻红浅露梅腮。江上早春来。

玉声朝丹阙,霓旌影下瑶阶。

朱门向晓,三千珠履,十二金钗。

碧海金鸾来报,蟠桃一夜花开。

(0)

南乡子

烟草人西州。暮雨千山独倚楼。

不似秦东亭上饮,风流。翠袖春风两玉舟。

事去重回头。却是多情不自由。

为向河阳桃李道,休休。青鬓能堪几度愁。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