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久撇故山欢,客里茱萸谁与看。
霞影远浮烟屿碧,蛩鸣空入杵砧寒。
三秋晚节怜黄菊,一盏清芬泛紫兰。
短发寄情何处是,园林池畔旧渔竿。
登高久撇故山欢,客里茱萸谁与看。
霞影远浮烟屿碧,蛩鸣空入杵砧寒。
三秋晚节怜黄菊,一盏清芬泛紫兰。
短发寄情何处是,园林池畔旧渔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怀念故乡的场景。首联“登高久撇故山欢,客里茱萸谁与看”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独自观赏茱萸的孤独之情。颔联“霞影远浮烟屿碧,蛩鸣空入杵砧寒”通过霞光、烟屿、蛩鸣和杵砧声,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然美景的感慨。颈联“三秋晚节怜黄菊,一盏清芬泛紫兰”以黄菊和紫兰象征诗人的高洁品质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秋天晚节的怜惜之情。尾联“短发寄情何处是,园林池畔旧渔竿”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往日悠闲时光的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策骨寒瘦枯梅枝,梅花开时徵我诗。
我诗悲瘁作无意,借梅代我陈其词。
梅云最先得春意,桃花乱搀作佛事。
千年冷落空自知,今日相看合何似。
迦叶眼睛谁不有,先觉我当为上首。
普令世界识春光,南枝待入瞿昙手。
去年看月诗成,援毫曾寄鄞江守。
流传乐府,惭非宾客,竹枝杨柳。
今岁江楼载勤歌扇,青蛾应奏。
况铃齐初驻,凉生燕寝,有香雾凝清书。
遥想十洲三岛,对冰轮、寒光依旧。
主要来自,清都碧落,天香满袖。
寄语嫦娥,剩留清照,时为公寿。
恐明光诏下,翩然归去,试为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