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画蟹托题诗,正是秋深稻熟时。
饱却黄云归穴去,付君甲冑欲何为。
谁将画蟹托题诗,正是秋深稻熟时。
饱却黄云归穴去,付君甲冑欲何为。
这首诗《题画蟹》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通过对一只画中螃蟹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与哲理思考。
首句“谁将画蟹托题诗”,以疑问的语气引出画面,仿佛在询问是谁将这只螃蟹置于画中,并附上了这番诗文。这种设问的方式,既增加了诗歌的悬念感,也暗示了诗人对画面内容的独特见解和情感投射。
次句“正是秋深稻熟时”,点明了时间背景——深秋时节,稻谷成熟。这一句不仅描绘了丰收的景象,也为后文的描述提供了情境,预示着螃蟹生活的环境与季节特征。
接着,“饱却黄云归穴去”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将稻田比作“黄云”,形象地描绘了螃蟹在稻田中饱食后的归巢情景。这里的“黄云”不仅指稻田的金黄色,也象征着丰饶与收获,而螃蟹的归巢则隐喻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最后,“付君甲冑欲何为”一句,以螃蟹的壳(甲冑)为引,提出了一个看似无解的问题,暗示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思。螃蟹的壳在这里不仅仅是物理上的保护,更可能象征着某种内在的力量或防御机制,而“欲何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存在价值和目的的探索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幅画中的螃蟹,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生活细节与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诏下明光散玉珂,西曹帝遣布阳和。
江天遥向豫章去,春草还从吴会过。
沙带晓云飞雁鹜,浪摇晴日见鼋鼍。
青蘋忽起骚人兴,明月常闻榜子歌。
彭蠡星光连剑动,匡庐秋色傍船多。
梅山缥缈空烟水,徐孺招寻自薜萝。
四牡南行知不倦,双鱼北寄定如何。
王程迢递重回首,应忆春风别潞河。
滇南亦何幸,万里得吾师。
海上雁飞早,吴中书报迟。
意深元两见,交澹永相知。
久别各风雨,端居聊岁时。
霜柑春酿熟,野馆故人期。
税毕门常净,郊行杖每持。
月留鹤市景,松偃虎丘枝。
何处藏神剑,灵光复为谁。
昔别都亭柳,垂条几度新。
独辞燕赵路,相和楚阳春。
老去辙鱼涸,时来尺蠖伸。
中丞远意切,上党故情亲。
延士堪为主,移家岂在人。
渔樵今自适,龙凤古谁驯。
地得知音侣,天留报德身。
有期孤钓渭,多事负耕莘。
西极连三晋,南云望八闽。
海霞疑振藻,江月恍交神。
客阻关山暮,鸦啼风雨晨。
邺台停五马,空复访纶巾。
地道通辽海,山岚隐蓟门。
登城秋草遍,拂剑早霜繁。
清切闻芦管,苍茫见塞垣。
健儿屯北戍,战马出中原。
羽檄黄尘动,牙旗白日翻。
穷边思李牧,异代感刘琨。
旅况聊成赋,戎机未易论。
从兹谢游好,归卧旧山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