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临海岸烟波近,不到霜深寒已知。
燕畏高秋辞社早,雁疑残渚向南迟。
风吹白草终何处,日丽黄花曾几时。
岂爱披云作长啸,石门风树正相思。
山临海岸烟波近,不到霜深寒已知。
燕畏高秋辞社早,雁疑残渚向南迟。
风吹白草终何处,日丽黄花曾几时。
岂爱披云作长啸,石门风树正相思。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首句“山临海岸烟波近”,以山与海的临近,营造出一种辽阔而深邃的意境,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着,“不到霜深寒已知”一句,通过季节的变化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规律,引人思考生命的短暂与季节的更迭。
“燕畏高秋辞社早,雁疑残渚向南迟。”这两句运用了燕子和大雁的迁徙行为,象征着自然界的秩序与人类社会的规律。燕子提前离开巢穴,大雁在南迁时犹豫不决,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也蕴含了对时光流转、生命轮回的感慨。
“风吹白草终何处,日丽黄花曾几时。”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风吹过白草,日光照耀黄花,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哀愁。诗人通过景物的变化,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最后,“岂爱披云作长啸,石门风树正相思。”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面对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化,诗人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表达了对自由与孤独的深刻体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悟和对生命本质的探索。
经行大岭山,登陟路危险。
鸟道凌千寻,羊肠纡九转。
担摩肩血赪,屦啮足皮茧。
人家俯欹崖,农屋梯层巘。
舂碓水倾槽,馔厨泉注笕。
床折支青松,础坏蚀苍藓。
在昔事游劫,啸聚俗污染。
而今沐圣化,顽犷渐消遣。
嗟我职牧民,才疏自惭腼。
一念怀慈仁,寸心抱忠蹇。
涵濡德未融,施设政犹浅。
三年极抚绥,凶邪期脱免。
客舟晓探奇,兴落浯水上。
搴萝豁远目,所志穷异状。
是时天宇晴,物象自清旷。
烟开楚山断,千里弥一望。
遐延极览眺,近历饱搜访。
层崖划中开,峭壁摩万丈。
颜公英烈姿,元叟士林仗。
文辞金石奏,字画蛟龙壮。
伊余抗尘容,所志在清赏。
孤云寄微踪,独鹤引空杖。
岂无千载怀,亦有高山仰。
同游二三侣,相与情颇畅。
芳兰荐山庖,林瀑洒竹帐。
醉挥紫霞觞,乱落白云唱。
归舟漫容与,潭月吐云嶂。
幽兴任时违,心远觉神王。
但云谐斯游,何以答清贶。
我怀高士风,矫然若游龙。
南州久寂寞,水碧青山空。
夫子振流俗,清芬千载同。
明时弃轩冕,白首栖云松。
出门不远适,西到匡庐峰。
天风吹衣巾,飘落尘鞅中。
倦翮思故林,孤云怀旧踪。
角巾洒秋雨,别我金陵东。
冠盖饯道周,雕筵进肥醲。
挥之一不顾,举目送飞鸿。
寒波驶归流,川上落日红。
孤鹤倏已远,怅望那能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