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刘端木司户》
《挽刘端木司户》全文
宋 / 陈傅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十年共语昨来非,长忆初年握手时。

身世自怜心炯炯,功名犹恐论卑卑。

民彝亘古非芜没,学者如公好器资。

缓辔徐行逢九轨,可堪倏忽九原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liúduān
sòng / chénliáng

shíniángòngzuóláifēichángchūniánshǒushí

shēnshìliánxīnjiǒngjiǒnggōngmíngyóukǒnglùnbēibēi

míngènfēiméixuézhěgōnghǎo

huǎnpèixíngféngjiǔguǐkānshūjiǔyuánbēi

注释
十年共语:多年的交往。
昨来非:今非昔比。
初年握手:初次相识时的握手。
身世:个人的经历和命运。
自怜:自我怜悯。
炯炯:明亮的样子,形容心情焦虑。
功名:名声和地位。
民彝:民间风俗习惯。
亘古:自古以来。
芜没:衰落、消失。
学者:有学问的人。
公:指代对方,这里是对学者的尊称。
好器资:有才华,值得器重。
缓辔徐行:慢悠悠地骑马前行。
九轨:大道,古代道路宽度为九轨。
倏忽:忽然。
九原:指墓地,古人称地下为九泉。
翻译
十年的交谈如今已不同,常常想起当初握手的情景。
回顾自身命运,内心忧虑,才华出众却担心评价过低。
人民的习俗自古以来未曾衰败,像您这样的学者总是被人看重。
慢步前行,恰逢大道交汇,却忽然感叹人生短暂,面对故人的离世悲痛万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悼念友人刘端木司户的作品。诗人回忆与刘氏十年的交往,感叹时光荏苒,当初的亲密情景恍如隔日。他自伤身世,内心忧虑,深感功名未竟,言辞间流露出谦逊与自省。诗人认为刘端木学问深厚,如同珍贵的器物,对社会有着深远影响。他以缓行比喻人生的从容,然而面对友人的突然离世,不禁悲从中来,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哀思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整首诗情感真挚,寓哲理于个人感慨之中,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作者介绍
陈傅良

陈傅良
朝代:宋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猜你喜欢

菊花

清霜下篱落,佳色散花枝。

载咏南山句,幽怀不自持。

(0)

落花五十首·其五

十二街头散冶游,满街红紫乱春愁。

知时去去留难得,误色空空念罢休。

朝扫尚嫌奴作贱,晚归还有马堪忧。

何人早起酬怜惜,孤负新妆倚翠楼。

(0)

钱塘十咏·其七九里云松

九里闲云万个松,经行记得旧时踪。

黄金曾饰宋儒士,苍狗岂知秦代封。

风露横陈鸣鹳鹤,波涛澎湃起蛟龙。

我来朗诵庐山句,清气飘飘欲荡胸。

(0)

醉太平·其二花间

花奴雁奴。花姑鼠姑。花间鸟唤提壶。倩花间酒沽。

龙刍鹿庐。麟符象弧。酣来斫地歌呼。识人间故吾。

(0)

闻雁忆弟子培

秋雨千峰散,寒云万里开。

不知天际雁,几日故园来。

(0)

国殇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