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尧夫见寄·其二》
《和尧夫见寄·其二》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仁政如慈父,蒲人得所依。

教条前后接,风迹古今稀。

试郡才书最,还朝必奋飞。

西台旧班列,犹望绣衣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的政治景象,通过对比仁政与慈父,表达了人民对于得以依赖于国家政策的渴望和满足。"蒲人得所依"中的"蒲人"特指普通百姓,而"得所依"则表现出他们对仁政的依赖和信任。

"教条前后接,风迹古今稀"这两句表明了这种理想政策不仅是连续不断、有着悠久传统,而且其影响力之大,是历代难以企及的。这里的"教条"指的是政策或法规,而"风迹"则是指这种政策所带来的文化和道德影响。

接下来的两句"试郡才书最,还朝必奋飞"显示了一个官员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能够施展才能,并且在朝廷中的地位会日益升高。这里的"试郡"指的是考验或选拔官吏,而"才书"则是指用以记录和评价他们的才能。

最后两句"西台旧班列,犹望绣衣归"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某个时期的怀念,那个时期可能是一个政治清明、文治兴盛的时代。这里的"西台"可能指的是朝廷或官府,而"旧班列"则是指往日的排班系统,显示了一种秩序井然的景象。"犹望绣衣归"中的"绣衣"常用来比喻高贵的品质或地位,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过去那种文治时代的向往,以及希望能够回到那个时代。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政治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社会秩序和清明政治的深切渴望。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创学惠乡图

教育国之本,惟此光中华。

青青慈竹荫,灿灿桃李花。

(0)

感事

披发茧足行邅邅,有人流涕哀江南。

眼前所见皆馀子,大宙之乱何时戡。

(0)

听符文韬鼓琴集字以赠

房相青门会,高挥韵极悠。

安弦酬古调,留字异常俦。

况倚松风弄,如闻海水流。

素桐凭寿世,曲罢满庭秋。

(0)

寄怀方尔止白下即送其授经淮南

江头送客客心违,想到江头花正飞。

鸠性久怜吾道拙,鱼书近与故园稀。

人从白鹭洲前去,春向双龙桥上归。

满地风烟何日靖,望中行色泪沾衣。

(0)

夜坐寄友

万木含秋赖,虚堂卧独迟。

美人隔秋水,明月共相思。

作客竟何补,著书空尔为。

来朝理筇竹,好订白云期。

(0)

白莲二首·其二

玉箫声起晚凉天,仙袂翻翻宝界莲。

虢国淡描朝镜里,杨妃新浴液池边。

遥看几讶烟迷色,细认非关月伴妍。

相对素衣如斗艳,自明高洁绮窗前。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