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马蹄疾,征途更苦长。
寒风吹落日,夜色逐微霜。
茅店山间出,渔歌水一方。
钟声何处发,烟树远苍茫。
薄暮马蹄疾,征途更苦长。
寒风吹落日,夜色逐微霜。
茅店山间出,渔歌水一方。
钟声何处发,烟树远苍茫。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行旅者在漫长征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情感。
首句“薄暮马蹄疾”,开篇即以动态的画面展现,薄暮时分,马蹄匆匆,行旅者在时间的紧迫中赶路,透露出一种急切与匆忙的情绪。接着,“征途更苦长”一句,直接点明了旅途的艰辛与漫长,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行旅者的疲惫与无奈。
“寒风吹落日,夜色逐微霜。”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凄清与孤寂。寒风呼啸,落日西沉,夜幕降临,微霜渐浓,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环境的寒冷与荒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茅店山间出,渔歌水一方。”这两句转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温馨的画面。在山间的小茅店里,或许有人正在休息,而远处的水面上传来渔歌,给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希望。这种对比,既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又暗示了生活中的温暖与美好。
最后,“钟声何处发,烟树远苍茫。”钟声悠扬,从远方传来,与烟树的苍茫相映成趣。这钟声可能是庙宇或村落中发出的,它在静谧的夜晚显得格外悠远和神秘,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深邃的情感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行旅者在日暮时分的所见所感,既有对旅途艰辛的感慨,也有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乃祖当年耐官职,远孙今日振家声。
闭门已尽五车读,补吏反为千里行。
丞不负君休自厌,诗能穷我竟何成。
春风尽可宽役役,不用回头数去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