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隐士》
《寄隐士》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五言律诗

乳窦寒犹滴,岩扉夜不扃。

奇书窥鸟迹,灵药得人形。

浩浩天风积,冥冥海气清。

傥逢王内史,更为乞黄庭。

(0)
翻译
乳窦的寒水还在滴落,山洞的门在夜晚也不关闭。
稀奇的书籍上留有鸟儿的足迹,神奇的药草呈现出人的形状。
广阔的天空中风积聚,深沉的大海气息清新。
如果能遇到皇宫内的史官,我希望能求得《黄庭经》。
注释
乳窦:指山泉或乳白色的洞穴。
寒犹滴:寒冷的泉水依然滴落。
岩扉:山洞的门。
夜不扃:夜晚也不关门。
奇书:罕见的书籍。
窥:偷偷看。
鸟迹:鸟类留下的痕迹,可能指的是古籍上的文字。
灵药:神奇的药草。
浩浩:广大无垠。
天风:天空中的大风。
冥冥:深远而幽暗。
海气:大海的气息。
傥:倘若,如果。
王内史:古代皇宫中的史官,负责记录历史。
乞:请求。
黄庭:古代一部重要的道教经典《黄庭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寄隐士》,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隐士生活的想象,展现出一种超然与神秘的氛围。首句“乳窦寒犹滴”以滴水的乳窦比喻隐居之处的清冷与幽静,暗示隐士生活的孤寂但不失宁静。次句“岩扉夜不扃”进一步描绘隐者住所的简朴,夜晚也不需关门,显示出其心境的坦荡。

“奇书窥鸟迹”描绘出隐士可能在研读古老而奇特的书籍,这些书迹或许只有鸟儿才偶尔发现,增加了隐士知识的神秘感。“灵药得人形”则暗示隐士可能在寻找或炼制长生不老之药,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仙道的向往。

“浩浩天风积,冥冥海气清”两句通过壮阔的自然景象,烘托出隐士所处环境的开阔与深远,以及心境的超脱与豁达。最后,“傥逢王内史,更为乞黄庭”表达了诗人如果有机会遇到那位隐士,希望能向他求取传说中的黄庭经(道教经典),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仰慕和对道家智慧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与智慧的渴望,展现了陆游深沉的思想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送邝将军元帅还郴古诗十首·其五

桓桓邝将军,拟归集精兵。

凉秋八九月,伫看官陂平。

其馀持土苴,不战将自倾。

与子当并驱,笑敚南雄城。

(0)

感怀

百年如舜华,览之不盈把。

胡为蜗角争,流血遍原野。

不闻楚王孙,风雷生叱咤。

哀哉帐中歌,美人双泣下。

吟诗故不恶,饮酒亦大雅。

得失可忘言,富贵天所假。

(0)

画鲤

以为鱼耶,鳞甲已具。以为龙耶,头角未露。

时至则化,厥施斯溥。蜕骨天渊,苍生霖雨。

(0)

伯清兄弟在者三人次仲实又次季博有练溪别业连云庄弗肯分异户门应酬衣食用费宾客燕会岁一人递收其田租以掌之为计帐以相交付同堂异室内外无间言于兹有年矣是亦保家之善道也不然则力分而用广日且不给况能久而弗坠哉是宜诗伯清即韩分石

会稽公子谁与俦,埙篪并和声相求。

户门多事须应酬,茧丝谷粟岁递收。

公尔忘私无怨尤,娣娣姒姒俱淑柔。

醪醴洁治蘋藻羞,岁时祭飨礼数优。

譬如风波同一舟,戚则共戚休亦休。

彼哉何人此弗犹,兄弟生分如死雠。

上健下险森戈矛,黄金用尽身为囚。

令我感叹泪欲流,人无远虑多近忧。

(0)

蛇蟠石歌为濮乐閒司令作

吾闻万物之精上浮为列星,天星之精堕地或为石。

异哉此石似蛇蟠,其故要非人所测。

我疑芒砀赤帝子,披剑斫地白蛇死。

老妪夜哭天不闻,群小连蜷化为此。

又疑愚公移山时,此物欲与山俱飞。

苍黄不及蜕皮骨,操蛇之神手脱遣。

年多物变形质在,岂有毒心犹未改。

睨之非蚺亦非巴,雪色正类蕲州花。

徂徕小松叶如发,一龙五蛇相纽结。

咫尺常疑雷雨来,寻常颇耐冰霜冽。

醉李主人初得之,举杯弹琴咏新诗。

便能雅拜亦不俗,未可遂笑元章痴。

(0)

顾德玉万竹轩·其二

壁间棕毛拂,窗下漆棐几。

一尘飞不来,竹色净于水。

宾退日更长,清风亦时至。

兰亭脩禊辞,硬黄临茧纸。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