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初七日同人集塔江金山寺》
《九月初七日同人集塔江金山寺》全文
清 / 陈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面面江光碧且涟,抽帆绝好纳凉天。

此间置我应三日,独树于人长百年。

胜地布金方丈小,佳名浮玉覆杯圆。

衣裳山水清晖里,坐到忘归憺可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九月初七日相聚于塔江金山寺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雅集的和谐交融。

首联“面面江光碧且涟,抽帆绝好纳凉天”,开篇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出江面的碧绿与波光粼粼,仿佛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诗人乘船而来,选择在这样一个凉爽宜人的天气中停泊,享受大自然的清凉与宁静。

颔联“此间置我应三日,独树于人长百年”,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时间的悠长。诗人仿佛被这片天地所吸引,愿意在此停留数日,与自然融为一体。同时,一株独立的树木在旁,见证了时间的流逝,象征着永恒与历史的沉淀。

颈联“胜地布金方丈小,佳名浮玉覆杯圆”,赞美了金山寺作为胜地的美丽与独特。方寸之地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与历史价值,如同浮玉般珍贵。这里的佳名不仅指寺名,也暗喻了其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尾联“衣裳山水清晖里,坐到忘归憺可怜”,表达了诗人沉浸于山水之美中的愉悦与不舍。穿着衣裳,置身于山水的清辉之中,诗人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直到内心深处的留恋让他不愿离去。这一句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与友人相聚时光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文雅集的珍视,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陈衍

陈衍
朝代:清

陈衍(1856~1937),近代文学家。字叔伊,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入台湾巡抚刘铭传幕。二十四年,在京城,为《戊戌变法榷议》十条,提倡维新。政变后,湖广总督张之洞邀往武昌,任官报局总编纂,与沈曾植相识。二十八年,应经济特科试,未中。后为学部主事、京师大学堂教习。
猜你喜欢

辛亥岁暮杂诗二十首·其三

荻床芦壁忍寒过,又向僧寮战睡魔。

信信自怜残客况,凄凄难续旅人歌。

穷将画扇添行李,倦倚蒲团当养和。

愁绝五更钟欲歇,寺门无奈雨声多。

(0)

秋日杂怀八首·其三

寂寞衡门旧版扉,昔愁今梦两依依。

侏儒一节即徵短,骐骥千金莫举肥。

领略停云哀故鬼,商量听雨识前非。

浮生欲向无生了,悬鼓分明观落晖。

(0)

菩萨蛮

雪晴池馆春波漾。玉梅开过无人赏。湖岸绿濛濛。

酒旗双面风。柳条鸦影集。归马嘶金勒。

扶醉帽檐斜。不知楼上花。

(0)

谢竹溪诸子·其一

惠比指囷赠,情同挟纩温。

感深惟有泪,欲报恐无门。

得食诸雏长,衰宗一线存。

应知姑与舅,泉下亦衔恩。

(0)

念奴娇.癸未除夕用前韵

萧然此夜,到床头破历,也为陈物。

分岁吴风传故事,腊酒清香靠壁。

天竹丹珠,水仙金盏,梅点晴梢雪。

胆瓶相对,卓哉吾友三杰。

坐看灯下儿童,争梨觅枣,笑语深宵发。

尔庆增年侬减岁,多恐修名易灭。

有愿难如,无呆可卖,愁秃盈颠发。

且图酣睡,觉来明岁正月。

(0)

喝火令.郊外书所见

风急蝉犹噪,秋深菊未花。小塍荒影逐溪斜。

白水田枯,霜垄卧寒瓜。出郭无多路,依山有几家。

村农愁话缺桑麻。还自歌船,还自戏棚茶。

还自青帘人醉,倡女弄琵琶。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