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面江光碧且涟,抽帆绝好纳凉天。
此间置我应三日,独树于人长百年。
胜地布金方丈小,佳名浮玉覆杯圆。
衣裳山水清晖里,坐到忘归憺可怜。
面面江光碧且涟,抽帆绝好纳凉天。
此间置我应三日,独树于人长百年。
胜地布金方丈小,佳名浮玉覆杯圆。
衣裳山水清晖里,坐到忘归憺可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九月初七日相聚于塔江金山寺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雅集的和谐交融。
首联“面面江光碧且涟,抽帆绝好纳凉天”,开篇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出江面的碧绿与波光粼粼,仿佛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诗人乘船而来,选择在这样一个凉爽宜人的天气中停泊,享受大自然的清凉与宁静。
颔联“此间置我应三日,独树于人长百年”,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时间的悠长。诗人仿佛被这片天地所吸引,愿意在此停留数日,与自然融为一体。同时,一株独立的树木在旁,见证了时间的流逝,象征着永恒与历史的沉淀。
颈联“胜地布金方丈小,佳名浮玉覆杯圆”,赞美了金山寺作为胜地的美丽与独特。方寸之地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与历史价值,如同浮玉般珍贵。这里的佳名不仅指寺名,也暗喻了其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尾联“衣裳山水清晖里,坐到忘归憺可怜”,表达了诗人沉浸于山水之美中的愉悦与不舍。穿着衣裳,置身于山水的清辉之中,诗人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直到内心深处的留恋让他不愿离去。这一句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与友人相聚时光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文雅集的珍视,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萧然此夜,到床头破历,也为陈物。
分岁吴风传故事,腊酒清香靠壁。
天竹丹珠,水仙金盏,梅点晴梢雪。
胆瓶相对,卓哉吾友三杰。
坐看灯下儿童,争梨觅枣,笑语深宵发。
尔庆增年侬减岁,多恐修名易灭。
有愿难如,无呆可卖,愁秃盈颠发。
且图酣睡,觉来明岁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