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是清朝执戟臣,翻然孤艇度迷津。
乍看紫气神偏王,久听玄谭意自真。
笔底青山堪寄老,腰间宝剑未为贫。
悬知别后遥相忆,江草江花入梦频。
原是清朝执戟臣,翻然孤艇度迷津。
乍看紫气神偏王,久听玄谭意自真。
笔底青山堪寄老,腰间宝剑未为贫。
悬知别后遥相忆,江草江花入梦频。
此诗描绘了一位清朝时期的文人,他以执戟之臣的身份,却在晚年选择乘一叶孤舟,穿越迷雾深水,寻求心灵的解脱与宁静。诗中“乍看紫气神偏王,久听玄谭意自真”两句,既展现了主人公对神秘紫气的敏感与崇敬,也暗示了他在长时间的静思中,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接下来,“笔底青山堪寄老,腰间宝剑未为贫”则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迈,但仍有壮志未酬,他的精神世界如同那不老的青山,而腰间的宝剑象征着他对理想与正义的坚守,并非因物质贫乏而失去价值。最后,“悬知别后遥相忆,江草江花入梦频”则流露出诗人对未来别离的不舍与思念,以及在梦境中对故乡和自然美景的频繁回望,充满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人生暮年寻求心灵寄托与自我超越的过程,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理想追求的执着,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仲夏暑方壮,游子巾柴车。
崖断眇空旷,遂造群仙居。
阔步烟霭外,追凉晚风馀。
泉声远逾响,猿挂时相呼。
仙人翔寥廓,曾不念故庐。
苍珉礼斗处,往往闻笙竽。
我复恣云卧,悠然隘寰区。
妄念鼓不作,长啸聊虚徐。
力田胜巧宦,燕息自超然。
懒觑竹素书,俯仰丘壑间。
时时过祇园,亦复舞胎仙。
偶然得欢趣,举觞望青天。
六凿自无竞,歘见象帝先。
羲皇隔晨炊,坐见淳风还。
磨蚁不少留,鼎鼎遂百年。
但得会心侣,相对两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