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僧圆益题灵泉》
《和僧圆益题灵泉》全文
宋 / 毕仲游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我思灵泉游,不免去闾里。

山寒景更清,触目皆可喜。

兹泉何潺潺,宛若云雾起。

酌之无浅深,那再问泥滓。

盘盘山为腹,凿凿石为齿。

喷薄无四时,其灵止如此。

斯言闻于人,岂得尽其理。

更唤山老来,烦师问初始。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毕仲游所作,名为《和僧圆益题灵泉》。毕仲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灵泉的向往与赞美之情。

诗中首先表达了诗人对灵泉的向往,虽身处俗世,却心系自然之美,渴望一探灵泉的奥秘。接着,诗人通过“山寒景更清,触目皆可喜”描绘了灵泉所在山色的清幽与宜人,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喜悦。

“兹泉何潺潺,宛若云雾起”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泉水的流动如同云雾般轻盈飘逸,给人以视觉与心灵上的双重享受。诗人进一步强调了泉水的纯净与深邃,“酌之无浅深,那再问泥滓”,表明泉水无论深浅,都清澈透明,无需质疑其品质。

接下来,诗人以“盘盘山为腹,凿凿石为齿”形象地描述了山体与岩石的形态,仿佛是大地的身躯与骨骼,而泉水则在其中流淌,滋养着这片土地。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也暗示了泉水与大地之间的紧密联系。

“喷薄无四时,其灵止如此”则赞美了泉水四季不息的活力与生命力,其精神与灵性令人敬仰。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能完全理解泉水之灵性的遗憾,并希望借助僧人的智慧,探寻泉水起源的秘密,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思考与探索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灵泉的描绘与赞美,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神秘,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追求,以及对生命与宇宙奥秘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介绍

毕仲游
朝代:宋

毕仲游,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宋宰相毕士安曾孙。初以父荫补宗正寺太庙斋郎,熙宁三年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后又任集贤校理,权太常博士等。其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为官机敏干练、清廉独慎,颇有吏才。但因受党争牵连,仕途不坦,坎坷一生。与司马光、苏轼等多有交游,工于诗文,其文章精丽、雄伟博辩,议论时政切中时弊。著有《西台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
猜你喜欢

鹧鸪天

蝶梦蘧然别有天,蝇钻故纸几何年。

在山远志何如草,入世忘忧不藉萱。

身外物,句中玄,一回揽镜一欣然。

川如碧玉山如黛,不是吴儿也叩舷。

(0)

子用济有远行诗以贻之·其一

吾子廉吏孙,读书昧生理。

三十未成名,徒然还乡里。

外侮旋复来,内忧方未已。

忽然远行役,披衣中夜起。

明星光在天,河流正弥弥。

行云有返期,游子靡所止。

揽涕下高堂,长途从此始。

(0)

己亥杂诗·其三○○

房山一角露崚嶒,十二连桥夜有冰。

渐进城南天尺五,回灯不敢梦觚棱。

(0)

己亥杂诗·其二二○

皇初任土乃作贡,卅七亩山可材众。

媪神笑予无贫法,丹徒陆生言可用。

(0)

己亥杂诗·其二八五

嘉庆文风在目前,记同京兆鹿鸣筵。

白头相见山东路,谁惜荷衣两少年?

(0)

己亥杂诗·其二七一

金釭花烬月如烟,空损秋闺一夜眠。

报道妆成来送我,避卿先上木兰船。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