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过雨,有许多蛙黾,为谁彊聒。
乍寂还喧如聚讼,覼缕宫商争发。
呕哑蛮歌,兜离鞮唱,颊齿相敲龁。
可人幽梦,惊回天水空阔。
最好白石清泉,被渠翻倒,作蹄涔丘垤。
蚯蚓蝼蛄无智识,相趁草根嘈囋。
坐井持颐,当车怒目,几欲吞明月。
子阳安在,至今莫辨优劣。
池塘过雨,有许多蛙黾,为谁彊聒。
乍寂还喧如聚讼,覼缕宫商争发。
呕哑蛮歌,兜离鞮唱,颊齿相敲龁。
可人幽梦,惊回天水空阔。
最好白石清泉,被渠翻倒,作蹄涔丘垤。
蚯蚓蝼蛄无智识,相趁草根嘈囋。
坐井持颐,当车怒目,几欲吞明月。
子阳安在,至今莫辨优劣。
这首元末明初刘基的《念奴娇·咏蛙》描绘了雨后池塘中蛙声的生动景象。"池塘过雨",点出雨后环境的清新,为蛙鸣的出场铺垫。"有许多蛙黾,为谁彊聒",形象地写出蛙声此起彼伏,不知疲倦,似乎在寻找着什么听众。
"乍寂还喧如聚讼,覼缕宫商争发",运用比喻,形容蛙声时断时续,如同争论不休,音调高低起伏。"呕哑蛮歌,兜离鞮唱",进一步描绘蛙鸣的多样性和节奏感,既有野性,又富有韵律。
"颊齿相敲龁",细致入微地描绘蛙鸣的发声细节,仿佛能听见它们的叫声。接下来,诗人将蛙声与梦境相连,"可人幽梦,惊回天水空阔",暗示蛙声带给人片刻的宁静,却又在梦醒时分打破寂静。
下片转向对蛙鸣的另一种想象,"白石清泉,被渠翻倒,作蹄涔丘垤",以奇特的视角描绘蛙声如泉水翻腾,如同小丘般起伏。"蚯蚓蝼蛄无智识,相趁草根嘈囋",将蛙声与其他小虫的鸣叫对比,突出蛙鸣的主导地位。
最后,诗人借"坐井持颐,当车怒目,几欲吞明月"的形象,表达对蛙鸣的惊叹和欣赏,甚至有些许夸张,暗示蛙鸣的力量和魅力。结尾处,诗人以疑问"子阳安在,至今莫辨优劣"收束,引发读者对蛙鸣艺术价值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古代才子扬雄(子阳)的怀念,暗含对蛙鸣与古代音乐的比较。整首词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展现了刘基独特的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