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何时最爽森,除将秋霁是春阴。
客因同调成孤赏,地以高林畅远心。
梅影偏宜灯下取,竹香细向酒中寻。
眼前未尽氛埃气,欲掬寒泉洗碧岑。
风物何时最爽森,除将秋霁是春阴。
客因同调成孤赏,地以高林畅远心。
梅影偏宜灯下取,竹香细向酒中寻。
眼前未尽氛埃气,欲掬寒泉洗碧岑。
此诗《王季木招饮济上高林堂》由明代诗人范景文所作,通过对秋雨过后的清新景象和春日阴云的对比,描绘了一幅高林堂内宾主欢聚、赏梅品竹、洗涤心灵的画面。
首联“风物何时最爽森,除将秋霁是春阴。”以疑问句式开篇,引出对季节变换中自然景色的思考。秋雨过后,万物显得格外清爽茂盛,而春日的阴云则给人以不同的感受。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秋雨过后的清新与生机。
颔联“客因同调成孤赏,地以高林畅远心。”描述了宾主之间的和谐氛围。在高林堂这样一个环境优雅的地方,因为志趣相投的宾客相聚,使得赏景成为一种孤独而深刻的享受。这里的“孤赏”并非真正的孤独,而是强调了在高雅环境中,与知音共赏美景的独到体验。
颈联“梅影偏宜灯下取,竹香细向酒中寻。”进一步描绘了高林堂内的场景。在灯光的映照下,梅花的影子显得格外美丽;而竹林的香气,则在饮酒时细细品味,增添了宴会的雅致与情趣。这两句通过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描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高雅的氛围。
尾联“眼前未尽氛埃气,欲掬寒泉洗碧岑。”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环境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眼前的尘世纷扰并未完全消散,但诗人渴望如泉水般清澈,洗净心灵的尘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纯净。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高林堂环境的喜爱,也反映了其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高林堂内宾主欢聚、赏景品香的场景,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云作轻阴,风逗细寒,小溪冰冻初结。
更听得、悲鸣雁度空阔。
暮雀喧喧聚竹,听竹上清响风敲雪。
洞户悄,时见香消翠楼,兽煤红爇。
凄切。
念旧欢聚,旧约至此,方惜轻别。
又还是、离亭楚梅堪折。
暗想莺时似梦,梦里又却是,似莺时节。
要无闷,除是拥炉对酒,共谭风月。
暮色分平野。
傍苇岸、征帆卸。
烟村极浦,树藏孤馆,秋景如画。
渐别离气味难禁也。
更物象、供潇洒。
念多材浑衰减,一怀幽恨难写。
追念绮窗人,天然自、风韵娴雅。
竟夕起相思,谩嗟怨遥夜。
又还将、两袖珠泪,沈吟向寂寥寒灯下。
玉骨为多感,瘦来无一把。
仙骨清羸,沈腰憔悴,见傍人、惊怪消瘦。
柳无言,双眉尽日齐斗。
都缘薄幸赋情浅,许多时、不成欢偶。
幸自也,总由他,何须负这心口。
令人恨、行坐儿断了更思量,没心求守。
前日相逢,又早见伊仍旧。
却更被温存后。
都忘了、当时僝僽。
便掐撮、九百身心,依前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