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影伴愁,短歌送节,举目天涯愁满。
秦关尘涨楚江昏,吊湘累、芷兰哀怨。归帆似箭。
更谁管、潮痕暗换。殢乡关,问晓风残月,凭谁能劝。
连村晚。浴鹭春波,一水匀寒暖。
时新眉样费商量,话西窗、青灯黄卷。风尘阅遍。
享家帚、千金同玩。合我成三,月照琴楼酒盏。
孤影伴愁,短歌送节,举目天涯愁满。
秦关尘涨楚江昏,吊湘累、芷兰哀怨。归帆似箭。
更谁管、潮痕暗换。殢乡关,问晓风残月,凭谁能劝。
连村晚。浴鹭春波,一水匀寒暖。
时新眉样费商量,话西窗、青灯黄卷。风尘阅遍。
享家帚、千金同玩。合我成三,月照琴楼酒盏。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之夜诗人与友人对月饮酒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文人雅趣。诗中“孤影伴愁”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忧郁的氛围,随后“短歌送节”则透露出诗人借酒消愁的心境。接下来的“举目天涯愁满”更是将这种愁绪推向极致,仿佛整个世界都笼罩在愁云之中。
“秦关尘涨楚江昏”一句,运用了典故,以秦关的尘土和楚江的昏暗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纷扰和迷茫。“吊湘累、芷兰哀怨”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伤的情绪,通过悼念屈原,表达了对理想破灭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归帆似箭”描绘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然而“更谁管、潮痕暗换”,却道出了世事无常、人事易变的无奈。诗人问“晓风残月,凭谁能劝”,既是对自己孤独处境的感叹,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连村晚。浴鹭春波,一水匀寒暖”这一句,以宁静的乡村晚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一丝宁静与希望。而“时新眉样费商量,话西窗、青灯黄卷”则将场景转向室内,通过描述与友人的交谈和读书,表现了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知识的追求。
最后,“风尘阅遍。享家帚、千金同玩。合我成三,月照琴楼酒盏”表达了诗人历经世事沧桑后,仍能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以及在琴声与美酒中找到心灵的慰藉。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友情、亲情的珍视,体现了清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