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元无病,方丈现有疾。
唯忧二乘者,缘事不得出。
所以诃秽食,纯说波罗蜜。
上方一盂饭,气满于七日。
不假日月光,心王照斯室。
文殊问不二,忘言功自毕。
过去即如然,现在还同一。
若能达此理,无求总成佛。
居士元无病,方丈现有疾。
唯忧二乘者,缘事不得出。
所以诃秽食,纯说波罗蜜。
上方一盂饭,气满于七日。
不假日月光,心王照斯室。
文殊问不二,忘言功自毕。
过去即如然,现在还同一。
若能达此理,无求总成佛。
这首诗歌咏的是禅宗的修行生活和对佛法的领悟。开篇“居士元无病,方丈现有疾”,表现了世俗与出家之间不同的人生状态,对比鲜明,既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也隐含着对尘世烦恼的轻视。
接着,“唯忧二乘者,缘事不得出。”这里所说的“二乘”指的是声闻乘和緣觉乘,即佛教中的两种修行方式,而“缘事不得出”则表达了一种深陷在世间因缘不能解脱的无奈。
随后的“所以诃秽食,纯说波罗蜜”,则揭示了诗人对于清净饮食和弘扬般若智慧(波罗蜜)的重视,这是禅宗修行中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一种追求心灵清净与智慧的精神。
“上方一盂饭,气满于七日。”这里的“上方”指的是僧侣的生活场所,而“一盂饭”则象征着简单朴素的饮食,“气满于七日”暗示了一种内在的充实和满足,不依赖外在物质。
接下来的“不假日月光,心王照斯室。”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光明的信仰,这里的“心王”即是指禅宗中的真心或本性,而“照斯室”则意味着这种光明能够照亮自己的内在世界,不需要借助外界的光亮。
“文殊问不二,忘言功自毕。”这里所提及的“文殊”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象征智慧,而“问不二”则表达了一种对最高真理的追求和领悟,"忘言功自毕"则暗示了在这种深度的修行中,即使语言也变得多余,因为心与道已经合一。
最后,“过去即如然,現在还同一。”这句话传达了一种对时间的超越感和对真理不变性的理解,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禅宗所追求的真理都是恒久不变的。
“若能达此理,無求总成佛。”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如果能够真正领悟这种道理,就无需其他修行,最终自然能够达到佛陀的境界。这句话既是对整首诗思想的总结,也是禅宗中“顿悟成佛”的一种体现。
自昔勋名地,其来岂偶然。
天将开尔后,地必赖乎前。
燮理归元宰,丹青忆象贤。
封君今不作,内则古谁肩。
玉润光韬璞,珠辉朗在渊。
梅仙隐当市,冀缺馌归田。
桃李阴方茂,蘋蘩荐孔虔。
业贫春务早,劝读夜镫悬。
豹隐文常炳,鸡鸣戒独先。
壁经曾口授,奥义有心传。
方绩朝文伯,遗文泣马迁。
国风诗第一,曲礼目三千。
振迅当云路,胚胎自木天。
两朝资亮弼,四海入陶甄。
籯岂须金贻,厅惟可马旋。
义田文正在,学舍孟家联。
内阁流新宠,南阳表旧阡。
构材存朴斲,口泽在杯棬。
图像青冥里,佳城罨画边。
独山愁寂寂,百渎恨溅溅。
已睹封如斧,谁当笔似椽。
他年青史上,康子合同编。
《徐太夫人挽词》【明·王鏊】自昔勋名地,其来岂偶然。天将开尔后,地必赖乎前。燮理归元宰,丹青忆象贤。封君今不作,内则古谁肩。玉润光韬璞,珠辉朗在渊。梅仙隐当市,冀缺馌归田。桃李阴方茂,蘋蘩荐孔虔。业贫春务早,劝读夜镫悬。豹隐文常炳,鸡鸣戒独先。壁经曾口授,奥义有心传。方绩朝文伯,遗文泣马迁。国风诗第一,曲礼目三千。振迅当云路,胚胎自木天。两朝资亮弼,四海入陶甄。籯岂须金贻,厅惟可马旋。义田文正在,学舍孟家联。内阁流新宠,南阳表旧阡。构材存朴斲,口泽在杯棬。图像青冥里,佳城罨画边。独山愁寂寂,百渎恨溅溅。已睹封如斧,谁当笔似椽。他年青史上,康子合同编。
https://shici.929r.com/shici/JSwpez.html
曲江看花三百俱,谁其厚者吴与徐。
岂惟乡邦语音合,亦似道义心情孚。
流光转盼一十九,反覆中间无不有。
京师再到是姻家,岭峤同行作寮友。
君才俊发不可当,利刀切玉如切肪。
声名朝到暮腾发,依然迟尔双来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