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归来技已穷,函书翻欲媚桓公。
佳儿似此何须数,空使诸人恕乃翁。
咄咄归来技已穷,函书翻欲媚桓公。
佳儿似此何须数,空使诸人恕乃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咏史·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咄咄归来技已穷”,“咄咄”是一种表示不满或愤怒的声音,这里用来形容那些不得志、心怀不满的人物归来的情景。他们的才能或手段已经用尽,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哀。
“函书翻欲媚桓公”,这里的“函书”指的是古代书信,通过书信来表达对权势者(桓公)的讨好之意。诗人借此描绘出那些历史人物为了利益而向强权屈服的情形。
“佳儿似此何须数”,“佳儿”通常指的是优秀的人才或后代,这里可能隐喻着理想的追求和品德的高尚。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于这些优秀人物不需要计较数量的肯定态度。
“空使诸人恕乃翁”,“恕”字含有怜悯、同情之意,“乃翁”则指代那些失意或不得志的人。诗句传达出历史上许多人才因时代的局限而未能展现其才能,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惋惜。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感慨,以及对于才华横溢却不得志的人的一种哀悯之情。
莫嗔芳意太矜持,曾得三郎觱篥吹。
今日若无工部句,慇勤犹惜最残枝。
一生闭门不结交,汇缘遇我如同胞。
年年客里故人多,饮水逢君朱颜酡。
鹊去鸠来有空屋,牝乳雏飞无啄粟。
香火飘零甘死休,无辜怜我兄遭戮。
暗中魑魅籍姓名,我有朋俦等不足。
十事上心九事忘,一日回首千日长。
谁登百丈岭,我到钟山傍。
登堂拜丘嫂,携手戏诸郎。
诸郎挽衣幼女亲,汝母磊落如吾人。
哀我若见韩氏孤,敬我宁知苏子贫。
吁嗟尺布谣,空道天属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