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清湘蒋省干酒色财气韵·其二》
《和清湘蒋省干酒色财气韵·其二》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风花落春红,岁寒傲霜竹。

彼欲褒姒笑,焉知周人哭。

白发悲梨园,芳草惨金谷。

无使桑间音,乱我杏坛曲。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和清湘蒋省干酒色财气韵(其二)》。诗中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世事无常以及个人命运的感慨。

首句“风花落春红”以动人的笔触勾勒出春日里花瓣纷飞的情景,“岁寒傲霜竹”则写出了即便是严寒之时,竹子依然傲立不屈,这两句既描绘了季节变化,也隐含着诗人对坚韧不拔品格的赞赏。

然而,紧接着“彼欲褒姒笑,焉知周人哭”一句则是一个转折点。这里,“彼”指代那些追求世俗欢乐的人们,他们只顾自己享受,而不去关心他人的悲哀,尤其是历史上像周朝那样衰落的例子,这里“褒姒笑”与“周人哭”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对于世态炎凉、历史兴衰的深刻感悟。

接下来的“白发悲梨园,芳草惨金谷”更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哀叹。诗人可能因个人经历或历史事件而感到悲凉,这种情绪在“白发”与“悲梨园”、“芳草”与“惨金谷”的反复出现中得到了强调。

最后,“无使桑间音,乱我杏坛曲”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纷扰,专注于自己的文学创作,不让外界的声音打扰自己内心的平静。这里“桑间音”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故事,即神仙在桑间弹奏琴曲;“乱我杏坛曲”则是诗人希望保持自己内心世界的和谐与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历史变迁以及自我修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蓦山溪·小山苍翠

小山苍翠,竹影横窗畔。
青缕断薰炉,觉身居、风台月观。
清香招近,谁为植幽丛,金作蓓,蕾成花,尚带鹅黄浅。
汉宫半额,未许人间见。
不比岭前梅,问无因、天高水远。
宜烟宜雨,淡淡一枝春,乘好兴,缀新诗,只恐冰生砚。

(0)

蓦山溪·当时曾见

当时曾见,上苑东风暖。
今岁却相逢,向烟村、亭边驿畔。
垂鞭立马,一晌黯无言,江南信,寿阳人,怅望成断肠。
琼妆雪缀,满野空零乱。
谁是倚阑干,更那堪、胡笳羌管。
疏枝残蕊,犹懒不娇春,水清浅,月黄昏,冷淡从来惯。

(0)

蓦山溪·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作个清闲汉。
着甚来由,惹别人、三长两短。
天公许大,何处不容身,且谩着,有生涯,试待寻思看。
鉴湖里面,浅山林畔。
住个小庵儿,且随分、粗衣淡饭。
嘲风咏月,萧散过平生,尘世事,尽如麻,

(0)

蓦山溪·前村昨夜

前村昨夜,先报春消息。
庾岭一枝开,见行人、频频顾惜。
东君布巧,妆蕊似裁□,疏竹外,小溪边,雪里藏春色。
朔风吹绽,不假和风拆。
根暖独亨嘉,向百花、头先占得。
高楼羌笛,且劝莫凄然,协帝梦,起商岩,须尽调羹力。

(0)

蓦山溪·危栏独倚

危栏独倚,往事思量遍。
回首掩朱扉,敛云鬓、闲拈针线。
轻罗碎翦,缝个小梅花,灯闪闪,夜沈沈,玉指轻轻拈。
寒苞素艳,浑似枝头见。
半拆与初开,谁赢得、江南手段。
玉冠斜插,惟恨欠清香,风动处,月明时,不怕吹羌管。

(0)

蓦山溪·郊居牢落

郊居牢落,一水流清浅。
忆得去年冬,数枝梅、低临水畔。
今朝重见,把酒祝东风,和雪看。
整凝眸,宛若江南岸。
浮生瞥尔,劝汝休嗟叹。
不觉失芳心,柳腰□、纤纤仍换。
一朝光景,休恁作浑闲,春不远。
且追游,又办寻芳宴。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