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尘扰扰候峣关,轺客留书也不閒。
纵有曲沮堪洗耳,未应充隐许由山。
紫尘扰扰候峣关,轺客留书也不閒。
纵有曲沮堪洗耳,未应充隐许由山。
这首诗描绘了在繁忙尘世中寻求宁静与避世之感的主题。诗人通过“紫尘扰扰”这一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外界的喧嚣与纷扰。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仍然坚持寻找内心的平静与纯净,表达了对远离尘嚣、追求精神清洁的渴望。
“轺客留书也不閒”,这里的“轺客”指的是使者或旅行者,即使在忙碌的旅途中,也未能停下脚步,留下书信,可见诗人对内心的追求超越了外在事务的束缚。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探索的执着和不为外物所动的决心。
“纵有曲沮堪洗耳”,“曲沮”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可以洗涤心灵的清泉或静谧之地。“洗耳”源自古代传说中的故事,表示清除心灵的杂念,倾听内心的声音。诗人提到即使有这样的地方存在,也未必能成为真正的隐士之所,暗示了对隐逸生活的复杂看法,以及对真正精神自由的深层次思考。
“未应充隐许由山”,“许由山”可能是指与隐士许由相关的山,这里用以象征理想的隐居之地。诗人认为,即便是许由山这样的地方,也可能无法完全满足内心深处对于隐逸和精神自由的追求。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自我精神世界的不懈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外界喧嚣与内心平静的对比,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内心纯净的深切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思考。
醉乘笋舆归,馀兴陟层阁。
其前俯长江,其下压城郭。
入眼迭辉映,积雪未销铄。
祲氛兹荡涤,山川一恢廓。
琼田认洲渚,璇树花丛薄。
明明飞丹霞,往往翔皓鹤。
俯仰一神界,今我胡不乐。
滕王已尘埃,大屋旧丹雘。
人生何自苦,兹游行已昨。
吾闻水西峰,中有洞宫脚。
洪崖升天去,仙圣时间作。
伊予千载裔,未鍊八琼药。
孰能相与游,更议入庐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