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公虽两足,何曾到城府。
躬耕南亩中,农作甘自苦。
皇虞世已远,至道卑若土。
君看天柱折,非是不可补。
遗安有深诲,百世激贪虏。
庞公虽两足,何曾到城府。
躬耕南亩中,农作甘自苦。
皇虞世已远,至道卑若土。
君看天柱折,非是不可补。
遗安有深诲,百世激贪虏。
这首明代诗人赠钰的《庞公》诗,以庞公为典故,表达了对清廉生活的推崇和对贪腐行为的批判。首句“庞公虽两足”,引用庞公不仕的典故,暗示庞公虽然身为常人,但其品行高洁,未曾涉足官场。接下来,“何曾到城府”进一步强调庞公的隐逸生活,远离尘世纷扰。
诗中“躬耕南亩中,农作甘自苦”描绘了庞公亲自耕作,享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体现了他的朴素生活态度和高尚情操。诗人通过庞公的例子,引出“皇虞世已远,至道卑若土”的感慨,意指古代圣贤的道德典范已经远离,但至简至真的道理仍然如泥土般朴实无华。
“君看天柱折,非是不可补”运用比喻,指出即使社会道德支柱有所缺失,仍有力量可以弥补,暗含着对改变贪腐现象的期待。最后两句“遗安有深诲,百世激贪虏”则点明庞公的遗志具有深远教诲意义,能够激励后世,警醒世人抵制贪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庞公为榜样,倡导廉洁自律的生活方式,并寄寓了对社会风气改善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