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发葱岭,今朝下兰渚。
喜从千里来,乱笑含春语。
龙沙湿汉旗,凤扇迎秦素。
久别辽城鹤,毛衣已应故。
昨日发葱岭,今朝下兰渚。
喜从千里来,乱笑含春语。
龙沙湿汉旗,凤扇迎秦素。
久别辽城鹤,毛衣已应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喜悦心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昨日发葱岭,今朝下兰渚"表明诗人连续两日在不同的地方行进,这两个地点可能象征着不同的自然景观,显示出诗人对于旅行中所见风光的热爱。
"喜从千里来,乱笑含春语"则透露出诗人的内心喜悦,他不仅对眼前的美景感到愉快,而且这种喜悦是来自远方,是一种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他的笑容中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这里的“春语”可能指的是春日里大自然复苏生机的声音,或者是诗人内心对于新生的期待和欢愉。
"龙沙湿汉旗,凤扇迎秦素"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壮丽的景象。"龙沙"通常指的是河流中的沙洲,这里的“龙沙”可能是对某一特定地点的称呼,而“湿汉旗”则可能暗示着军队通过这里时所留下的痕迹,或者是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的交织。"凤扇迎秦素"中,“凤扇”可能象征着一种优雅、高贵的形象,而“秦素”则可能指的是来自秦地(古代中国西北地区)的白色物品,或者是对那里的自然风光的描绘。
最后两句"久别辽城鹤,毛衣已应故"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家乡、久别亲人的哀愁。"久别辽城鹤"中的“辽城”可能是指某个边疆的城市,而“鹤”则通常象征着孤独和思念。“毛衣已应故”中,“毛衣”可能是对某种服饰的描写,或者是对寒冷天气的感受,而“已应故”则表明这种感觉已经成为习以为常,这里的“故”可能指的是过去的生活状态或家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疏篱矮屋无人整,荒他十年佳树。
芍幌烟苗,芦漪夜火,赢得天涯愁句。宾鸿半去。
只剩个飘鸥,老依江渚。
絮被篝灯,玉玲珑馆借廊住。
乡城悬七百里,秋风怜毷氉,归计频误。
踠地杨枝,横波芰叶,又过今秋凉雨。家贫累苦。
便侬在他乡,也悲衰暮。待返柴门,雪檐听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