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州水向岭头分,入眼溪山处处新。
春色故应无彼此,江南未必胜瓯闽。
两州水向岭头分,入眼溪山处处新。
春色故应无彼此,江南未必胜瓯闽。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正民所作,名为《题大安驿》。诗中描绘了大安驿周边的自然景色,以及对江南与瓯闽两地春色的比较和思考。
首句“两州水向岭头分”,点明了地理环境,两州之水在岭头交汇,形成鲜明的自然景观。接着“入眼溪山处处新”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沿途溪流与山峦的清新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春色故应无彼此”,表达了诗人对于春色普遍性的认识,认为春天的美丽不分地域,无论在江南还是瓯闽,都能感受到春的气息。最后,“江南未必胜瓯闽”则提出了对传统观念的质疑,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主观感受和对地域差异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地域差异的深入探讨,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岁在辛巳,我也于京。公召自楚,亦会于京。
我也后生,于公是式是程。岁在癸未,我逋岭表。
公陟南都,德音孔杳。我也于公,私淑不少。
岁在丁亥,我也北征。公也南归,岁在丙申。
我也南征,公也南栖。仰公步趋,如骐骥云驰。
不可以羁,矧可以随。
北山孤高凌紫氛,重峦叠嶂何絪缊。
玄关九锁藏丹地,霞壁千重集绛云。
中有三峰入参壁,悬梯织铁难登陟。
上支天关回斗杓,下瞰沧溟奠鳌极。
鸟道逶迤复几山,东望罗浮咫尺间。
琳宫羽盖长寂寞,桂父芝童时往还。
石梁巉岩不可越,六月阴厓积飞雪。
白鹤朝翔珠树云,青鸾夜舞瑶台月。
溪回径转接吾庐,暇日登临送日车。
鍊药坛边逢玉铫,看棋石上阅金书。
琅玕叶叶今应长,几度烟霄疲梦想。
黄冠野服且归来,四百峰头恣来往。
轩冕易为溺,何人脱屣轻。
先几惩满损,昭代见仪刑。
昔献三千字,今更四十龄。
试将髡族颖,未足悉生平。
地望三吴重,声华四裔倾。
民痍苏滞隐,风纪振孤清。
仗节频摧敌,筹边早著名。
耜云还旧业,蜂螫彗馀腥。
绥辑圻封奠,甄褒帝鉴明。
乃归都府节,晋贰夏官卿。
茂绩铭周鼎,舆言起旦评。
台衡方系望,泉石重婴情。
累疏凝宸睇,遄归遂客程。
崎丘筠菊便,深渚鹭鸥并。
自笑行休晚,还惊大梦醒。
拚飞春浩浩,弋慕昼冥冥。
食藿思维骑,投桃欲报琼。
有怀聊赠赆,佳句愧阴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