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归还食力,百顷有茭湖。
草阁千村远,藤蓑一艇孤。
著书称太傅,持论似潜夫。
予亦烟波客,秋风忆钓鲈。
赐归还食力,百顷有茭湖。
草阁千村远,藤蓑一艇孤。
著书称太傅,持论似潜夫。
予亦烟波客,秋风忆钓鲈。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何叔节的文人归隐于茭湖之上的生活场景,充满了田园诗意与文人情怀。
首联“赐归还食力,百顷有茭湖”,开篇即点出何叔节归耕茭湖的原因与背景,他获得了允许归隐的恩赐,得以在百顷茭湖旁自给自足,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颔联“草阁千村远,藤蓑一艇孤”,进一步描绘了归隐生活的环境与氛围。草阁远离尘嚣,坐落在千村之外,而他独自乘坐着一叶孤舟,穿梭于茭湖之中,形象地展现了何叔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隐逸生活。
颈联“著书称太傅,持论似潜夫”,赞扬了何叔节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所成就,其言论也深得古人之精髓。这里以“太傅”和“潜夫”为喻,前者指古代的高官,后者指隐士,表达了对何叔节文采与人格的高度评价。
尾联“予亦烟波客,秋风忆钓鲈”,诗人自比为一位烟波中的行者,在秋风中回忆起鲈鱼的美好滋味,既表达了对何叔节归隐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乡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归隐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文人对于自然与内心的追求。
叔父归乡里,我心日悠悠。
昨者寄书至,惟其疾之忧。
跪读三四遍,涕下不能收。
出门已三载,倦翮乐暂休。
诸弟肯读书,但苦饥肠㵞。选官缘资格,争席伤蛙?。
还如稻梁雁,因风俟九秋。
衣食非粗足,安作马少游。
吾党二三子,进取力所勠。书问久不具,爱我犹怨?。
怀哉刘牢之,少孤实命犹。
扶将偕我母,门户枝相樛。读书成后进,云路视何?。
操心病咳血,新来可瘉不。
吾师杨夫子,好学罕匹俦。
汉书写百过,记诵如水流。
穷经志不堕,皓首谁见酬。
小夫拥皋比,妄用相踶鳅。
近来乡校议,恍若寐而䎿。
原惟循循意,欲见皆何繇。
南斋千竿竹,风来声飕飕。
上有百好鸟,终日鸣啾啾。
去年防火道,斩伐若去仇。
好鸟四飞去,巡视安所投。
向来怜惜之,闻此心内抽。
今年新笋长,庶几复有鸠。
因声问此君,岁寒盟可求。
《得三叔父书》【清·林旭】叔父归乡里,我心日悠悠。昨者寄书至,惟其疾之忧。跪读三四遍,涕下不能收。出门已三载,倦翮乐暂休。诸弟肯读书,但苦饥肠㵞。选官缘资格,争席伤蛙?。还如稻梁雁,因风俟九秋。衣食非粗足,安作马少游。吾党二三子,进取力所勠。书问久不具,爱我犹怨?。怀哉刘牢之,少孤实命犹。扶将偕我母,门户枝相樛。读书成后进,云路视何?。操心病咳血,新来可瘉不。吾师杨夫子,好学罕匹俦。汉书写百过,记诵如水流。穷经志不堕,皓首谁见酬。小夫拥皋比,妄用相踶鳅。近来乡校议,恍若寐而䎿。原惟循循意,欲见皆何繇。南斋千竿竹,风来声飕飕。上有百好鸟,终日鸣啾啾。去年防火道,斩伐若去仇。好鸟四飞去,巡视安所投。向来怜惜之,闻此心内抽。今年新笋长,庶几复有鸠。因声问此君,岁寒盟可求。
https://shici.929r.com/shici/ilMI1N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