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多哀乐,顿失强记力。
手披书万函,心游天八极。
掩卷辄健忘,开编疑旧识。
束发受六经,如石铭胸臆。
儒冠来误人,草草事涂饰。
岁月坐销磨,性灵半薄蚀。
恨不化蠹鱼,神仙字三食。
扪心悔已迟,名者学之贼。
中年多哀乐,顿失强记力。
手披书万函,心游天八极。
掩卷辄健忘,开编疑旧识。
束发受六经,如石铭胸臆。
儒冠来误人,草草事涂饰。
岁月坐销磨,性灵半薄蚀。
恨不化蠹鱼,神仙字三食。
扪心悔已迟,名者学之贼。
这首清代诗人曹应谷的《感怀杂诗(其二)》表达了作者中年以后对生活感慨的深度反思。诗中,他感叹自己记忆力衰退,尽管手握万卷书籍,心却向往无边的宇宙,但阅读后往往容易忘记,仿佛对熟悉的内容也产生怀疑。他自责年轻时过于专注于儒家经典的学习,认为这束缚了自我,像是被刻在胸中的石头,过于严谨反而误人误己。
岁月无情地磨损了他的才情与活力,他甚至羡慕那些蛀书虫,能将文字当作食物般消化吸收。诗人深感懊悔,意识到追求名声如同学习的贼,侵蚀了本真的性灵。整首诗以个人经历为切入点,揭示了对知识追求与心灵自由之间的矛盾,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过去选择的反思。
东坡太白两诗翁,诗到庐山笔更锋。
倒挂银河分一派,擘开玉峡出双龙。
天孙织锦机全别,仙子裁云手自缝。
界破青山安用洗,涴它瀑布却愁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