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圭峰禅师》
《赠圭峰禅师》全文
唐 / 无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绝壑禅床底,泉分落石层。

雾交高顶草,云隐下方灯。

朝满倾心客,溪连学道僧。

半旬持一食,此事有谁能。

(0)
注释
绝壑:极深的山谷。
禅床:禅修打坐时用的床或指修行处所。
泉分:泉水分岔流淌。
落石层:从岩石层中落下。
雾交:雾气交汇。
高顶草:山顶上的草木。
云隐:被云遮住,隐藏于云中。
下方灯:山脚下或低处的灯火。
朝满:早晨充满。
倾心客:全心全意的访客,指虔诚的人们。
溪连:溪流相连,也可理解为溪水旁。
学道僧:学习佛法的僧侣。
半旬:十天,一旬为十天。
持一食:一天只吃一顿饭,指严格的修行饮食规定。
此事:这样的事情。
有谁能:谁能做得到。
翻译
在深谷的禅床之下,泉水从岩石层间分流而下。
山顶的雾气与草地交织,而山下的灯火被云层遮蔽。
清晨,满是虔诚的访客,溪流边连接着修行的僧人。
连续十天只进食一次,这样的修行谁能坚持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禅院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佛法修行和自然生活的向往。开篇“绝壑禅床底,泉分落石层”写出了深山中的禅房下方,有清泉流过,水声回响于岩石之间,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接下来,“雾交高顶草,云隐下方灯”诗人通过对比雾气缭绕于高处的草丛和云朵遮掩下的山谷灯光,形象地描绘了山中禅院的神秘与宁静。这里的“雾”和“云”都成为自然界中模糊边界、隐现真相的意象。

诗人随后通过“朝满倾心客,溪连学道僧”表达了对佛法修行者的赞美。朝阳之下,禅师的心灵得以充实,而溪水的流淌,则是连接着山中与世间的道理,是学佛者所追求的境界。

最后,“半旬持一食,此事有谁能”则表达了对简单生活和禅修自律的赞赏。诗人提到,能够在短暂的时间内,只持简单的一餐,这种生活态度和精神力量,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自然景观与禅师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佛法、自然和简单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无可
朝代:唐   籍贯:范阳(今河北涿州)

无可,唐代诗僧,俗姓贾,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贾岛从弟。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无可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猜你喜欢

谢洪察院送酒

嗜酒刘伶绝世无,春衫典尽倒天壶。

造门谁为倾家酿,见客常留满眼沽。

颇讶霜威太严令,忽分春色到焦枯。

一尊且作通宵醉,明日重看朝夕乌。

(0)

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其十

长松森然,虬枝拂天。支颐据木,仰睇玄猿。

竹树之间,方虚禅座。我欲摄衣,往补其处。

(0)

申伯见和拙句且示七言律诗两章有未肯承当制科之意次韵报之·其二

圣朝制举萃高门,文采风流日益新。

功德在民尤表表,子孙宜尔又诜诜。

策名当学富彦国,避世休同梅子真。

响答诗筒逼皇祖,谠言惊世更何人。

(0)

马友馀党步谅等以万众自江西寇湖南破醴陵攸县屯于衡山县界得报即自衡阳率师次衡山遣兵将夜渡江晨叩其垒贼出不意悉解以降放散驱虏老弱外得精兵七千人分隶诸将漫成口号四首·其三

赤眉铜马与黄巾,汉魏收功岂异人。

驾驭抚绥要有术,从来盗贼本王臣。

(0)

题止戈堂二首奉呈安抚程待制·其二

武备森严燕寝东,华堂高敞靓相通。

坐令戈甲韬藏地,尽在樽罍谈笑中。

案上屈盘香篆袅,庭前磊砢荔支红。

偃藩乐事今多有,更咏周诗祝屡丰。

(0)

奉同王丰甫韵

年来华发忽盈头,欲驾云帆访十洲。

且向林泉穷胜赏,更欣樽俎接英游。

江山醉眼浑如梦,风月疏帘与上钩。

旧国旧都何处是,不堪回首仲宣楼。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