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出蜀初东游,峨舸大艑下荆州。
便风转头五百里,吟啸已在黄鹤楼。
戏拈铁笛吹出塞,水涌月落鱼龙愁。
明朝喧传古仙过,碧玉带束黄絁裘。
岂知一官自桎梏,簿书期会无时休。
丰城宝剑已化久,我自吐气冲斗牛。
洞庭四万八千顷,蟹舍正对芦花洲。
速脱衣冠挂神武,散发烂醉垂虹秋。
去岁出蜀初东游,峨舸大艑下荆州。
便风转头五百里,吟啸已在黄鹤楼。
戏拈铁笛吹出塞,水涌月落鱼龙愁。
明朝喧传古仙过,碧玉带束黄絁裘。
岂知一官自桎梏,簿书期会无时休。
丰城宝剑已化久,我自吐气冲斗牛。
洞庭四万八千顷,蟹舍正对芦花洲。
速脱衣冠挂神武,散发烂醉垂虹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詹慥去年离开蜀地向东游历的情景,乘船顺风疾行五百里,抵达黄鹤楼,意气风发,吹笛入塞,引得水月为之动容。他戏称自己像古代仙人般飘逸,身着碧玉腰带和黄絁裘。然而,诗人感叹官场束缚,文书事务繁多,犹如桎梏,令他无法尽享自由。他忆起丰城宝剑的传说,吐气如虹,豪情不减。在壮丽的洞庭湖畔,他想象在蟹舍对岸的芦花洲上,能卸下官帽,散发动态,烂醉于垂虹般的秋色中。整首诗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