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海舟中即事》
《上海舟中即事》全文
元 / 惟则   形式: 古风

乌溪出闸催双橹,急趁回潮下黄浦。

午前期到上洋城,生怕潮来近亭午。

夜潮已落岸痕高,风卷浪花翻雪卤。

渡头趁渡人如鸡,水行泥行亦良苦。

西岸冲波远入村,东岸涌沙作林圃。

岸上居民无定踪,颇怪潮行无定所。

吾年五十游上洋,今岁重来五十五。

岂无玉雪美少年,向来一揖成千古。

亦有鸱张万石家,势去一朝无寸土。

噫吁嘻,人生幻化若浮云,陵谷变迁何足数。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惟则的《上海舟中即事》,描绘了上海江面的壮丽景色与舟行的艰辛,以及对人生变幻无常的感慨。

首先,开篇以“乌溪出闸催双橹”描绘了船只在急流中奋力前行的场景,紧接着“急趁回潮下黄浦”进一步渲染了船行速度之快,仿佛要追赶潮水的节奏。午前的约定,却因潮水的影响而变得紧张,“生怕潮来近亭午”,体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敏感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夜潮已落岸痕高,风卷浪花翻雪卤”两句,将夜晚潮退后的景象与风起浪涌的动态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壮阔与变化。渡口繁忙的景象,“渡头趁渡人如鸡”,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潮水中穿梭的忙碌与艰辛。

“西岸冲波远入村,东岸涌沙作林圃”则通过两岸不同的景象,展现了江面的广阔与丰富,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最后,“岸上居民无定踪,颇怪潮行无定所”表达了对自然现象难以预测的感慨,以及对生活变化无常的无奈。

诗人回忆起自己五十岁时初次游历上洋的情景,如今已是五十五岁,岁月流转,物是人非。“岂无玉雪美少年,向来一揖成千古”,表达了对青春易逝、时光飞逝的感慨。而“亦有鸱张万石家,势去一朝无寸土”则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衰败,反映了世事无常的主题。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社会的变迁,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作者介绍

惟则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再宿莲洞作

吾爱娥眉山,娥眉淡不如。

吾爱莲花蕊,花光映太虚。

出门重延望,随意命柴车。

淩虚入鸟道,绝境寻吾庐。

入暮迅登陟,志往忘崎岖。

后蹑聚星石,前望三台虚。

侧身度飞流,秉烛观崖书。

险尽履平地,孤笑多艰馀。

枕簟依云岫,玉露沾衣裾。

衣裾沾尚可,毋使愿相违。

(0)

过清溪黄太学生绣绪宸谈异泉之胜作此以为他时往观卜筑之张本

吾爱三黄生,排闼临清溪。

吾爱清溪水,浣此胸中泥。

泥滓消且尽,心月澄光辉。

还闻山上泉,灵异天下奇。

朝夕应潮起,其声隐如雷。

乃知气机鼓,通窍靡高卑。

此溪何所自,此泉何所为?

因悟一本理,共君契玄机。

吾欲卜泉上,相与日追随。

(0)

送梁以顺尹如皋

澧州吾旧契,于子为姻㜕。

况尔朴茂资,古道期跻攀。

兹将牧如皋,令我心惕然。

已闻江南北,饿殍盈郊阡。

静坤为屡震,乾玑失常旋。

狐死兔且悲,骨肉相啖残。

死者未掩骼,生者留孤孱。

古人尚平格,三极谁复论。

调燮自一邑,以为诸牧先。

(0)

代简答黄应期太常

故人莲峰子,约我到罗浮。

罗浮众仙人,伫望大石楼。

缥缈度飞云,超然见丹丘。

自我小蓬瀛,可以至十洲。

试问莲峰子,与我烟霞不。

(0)

拟赠内南归

萍生无根蒂,聚散故不常。

结缔水中荇,牵引随波浪。

荇性有本根,行子念故乡。

忆昔与子别,八九度星霜。

誓同鸿与雁,北徂以随阳。

一息在天涯,万里永相望。

昨日寄书至,两载病喉疮。

令我中情热,矧子讵能忘。

别长苦会短,子独去踉蹡。

岂无儿女情,歌竟长慨慷。

(0)

新春写怀三首·其二

阳气回管律,百虫已惊蛰。

彼虫尚有情,草木皆萌蘖。

君心亮匪石,坠井不复发。

三年事远游,一去无书札。

天道苟好还,君当终言旋。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