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那吒》
《那吒》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古风

北方天王有狂子,只知拜佛不拜父。

佛知其愚难教语,宝塔令父左手举。

儿来见佛头辄俯,且与拜父略相似。

佛如优昙难值遇,见者闻道出生死。

嗟尔何为独如此,业果已定磨不去。

佛灭到今千万祀,只在江湖挽船处。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à
sòng / zhé

běifāngtiānwángyǒukuángzhīzhībàibài

zhīnánjiàobǎolìngzuǒshǒu

érláijiàntóuzhéqiěbàilüèxiāng

yōutánnánzhíjiànzhěwéndàochūshēng

jiēěrwèiguǒdìng

mièdàojīnqiānwànzhīzàijiāngwǎnchuánchù

注释
狂子:指行为放纵、不守常规的儿子。
拜佛:对佛像礼拜。
拜父:尊敬和服从父亲。
愚:愚蠢,这里指缺乏智慧。
宝塔:佛教象征物,可能指佛塔或某种教诲。
左手:表示非主要或次要的地位。
优昙:传说中的稀有植物,比喻罕见的事物。
生死:生命和死亡。
业果:佛教中因果报应的结果。
磨不去:无法消除或改变。
千万祀:千万年的祭祀或纪念。
江湖:民间,民间生活。
挽船处:可能指码头或船夫聚集的地方。
翻译
北方的天王有个狂妄的儿子,只知道拜佛而不尊奉父亲。
佛明其愚昧难以教导,便命令父亲左手持塔。
儿子见到佛像就低头,这动作与拜父有些相似。
佛像如同稀世之花,难得一见,遇见的人能领悟生死之道。
哎,你为何如此与众不同,业力因果已定,无法磨灭。
从佛灭至今已有千万年,他的形象仅留在江湖的船夫挽舟之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那吒》,以神话人物那吒的故事为题材,寓言深刻。诗中描述了北方天王之子那吒,他只知拜佛而不尊奉生父,反映出对世俗亲情的忽视。佛祖洞察其愚昧,用智慧设法引导,让那吒在拜佛时也模仿拜父的动作,象征佛法可以启迪人心,哪怕是顽固如那吒也能有所触动。

然而,诗人感叹那吒的命运早已注定,业力难以消除,即使佛灭千年,他的故事仍流传于民间,成为劳苦大众在江湖间辛苦生活的慰藉。整首诗通过那吒的故事,寓言了人生的无常和因果报应,以及佛法普度众生的力量。苏辙的笔触简洁而富有深意,让人在欣赏神话的同时,思考人生哲理。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三月十五日由淮安使江南别同官

三月淮南柳色深,相看去住两关心。

莺因求友声逾切,雁为离群思不禁。

芳草将春青楚甸,暮云含雨碧吴岑。

遂初尔有平生赋,何事驱驰雪满簪。

(0)

长安陌

浩浩长安陌,琼楼夹广廛。

鸳鸯御沟上,芍药吹楼前。

骏马追韩嫣,金尊约郑虔。

功名有时有,且得乐当年。

(0)

送李伯寔下第还江西

之子不得意,南行无怨辞。

官河人杳杳,客路雨丝丝。

古木淮阴市,春城孺子祠。

悽然千里别,为赋《小星》诗。

(0)

先天观

仙客鍊金地,苍山深几重。

至今龙虎气,犹在琵琶峰。

峰前石路整,金涧垂杨岭。

万壑閟阿宫,千年奉丹鼎。

日日采三秀,人人吹玉笙。

既要王子晋,复命董双成。

方朔金门步,春来多自豫。

青鸟几时还,衔书寄君去。

北阙怀美禄,南山思远游。

劳心如御水,东去复西流。

(0)

酬秦仲纳凉三绝·其三

池上寻诗绕百回,何须东阁对官梅。

静中赏识人知少,一个山萤度水来。

(0)

借韵咏城南书舍呈倚云楼公

晓倚吟窗曙色开,江头野趣亦佳哉。

平芜宿鸟冲烟起,远浦春帆带雨来。

閒种石田供鹤料,旋开园沼买鱼栽。

读书自古城南好,择地多惭吏部才。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