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阑灯烬夜茫然,抚事追思十载前。
坐上渐看同辈少,眼中殊觉后生贤。
江城寒薄梅花早,原野霜清落木坚。
皮骨已空心力尽,还将衰鬓待新年。
酒阑灯烬夜茫然,抚事追思十载前。
坐上渐看同辈少,眼中殊觉后生贤。
江城寒薄梅花早,原野霜清落木坚。
皮骨已空心力尽,还将衰鬓待新年。
这首诗《除夕》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酒阑灯烬夜茫然,抚事追思十载前”,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夜晚的寂静与茫然感,诗人饮酒至深夜,灯火即将熄灭,思绪万千,回想起十年前的往事。这里运用了“酒阑”、“灯烬”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更迭。
颔联“坐上渐看同辈少,眼中殊觉后生贤”,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时间感。诗人坐在宴席之上,逐渐发现身边一同成长的伙伴越来越少,而眼前却涌现出一批批才华横溢的年轻后辈。这一对比,既表达了对老友离散的感慨,也对新生力量的肯定和期待。
颈联“江城寒薄梅花早,原野霜清落木坚”,转而描绘自然景象,以“寒薄梅花早”和“原野霜清落木坚”构成鲜明对比。早春时节,江城的梅花在寒冷中早早绽放,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而原野上的树木在霜雪中依然坚韧不拔,寓意着自然界的永恒与力量。这两句不仅美化了自然景观,也寄托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坚韧不屈精神的颂扬。
尾联“皮骨已空心力尽,还将衰鬓待新年”,诗人自述年华已逝,身体虚弱,内心力量殆尽,但仍然满怀希望地等待着新年的到来。这一联表达了诗人虽感衰老,但仍对未来充满期待和憧憬的心情,体现了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综观全诗,《除夕》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老友离散的怀念、对新生力量的肯定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态。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颂扬,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