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潭州徐氏春晖亭》
《寄题潭州徐氏春晖亭》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曈曈晓日上三竿,客向东风竞倚栏。

穿竹鸟声惊步武,入檐花影落杯盘。

勿嫌步月临玄圃,冷笑乘槎向海滩。

胜概直应吟不尽,凭君寄与画图看。

(0)
注释
曈曈:形容阳光明媚。
晓日:早晨的太阳。
三竿:指时间,古代一竿为两小时。
客:游客。
东风:春风。
倚栏:倚靠栏杆。
穿竹鸟声:鸟儿穿过竹林的叫声。
步武:行走的步伐。
入檐:进入屋檐下。
花影:花的影子。
落杯盘:落在杯盘上。
勿嫌:不必嫌弃。
步月:月下散步。
玄圃:仙境般的园林。
冷笑:轻蔑地笑。
乘槎:古代传说中乘木筏渡海。
海滩:海边。
胜概:壮丽的景色。
吟不尽:吟唱不完。
凭君:请你。
寄与:送给。
画图:画作。
翻译
明亮的朝阳已升起三竿高,游人面向春风竞相倚靠栏杆。
穿过竹林的鸟鸣声惊动了行人的脚步,花瓣飘落,洒在杯盘之上。
不必嫌弃月下漫步来到仙境般的园林,嘲笑那些乘筏前往海边的人。
美景多得吟诵不完,希望你能将这画面画下来让我欣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幽雅脱俗的情趣。诗中“曈曈晓日上三竿”一句设定了清晨初升太阳的场景,“客向东风竞倚栏”则展示了游人在春风里争相靠立栏杆,欣赏美景的热闹情态。诗人的细腻笔触,如“穿竹鸟声惊步武”、“入檐花影落杯盘”,不仅描绘出自然界的声音和颜色,更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对话的情怀。

而后两句“勿嫌步月临玄圃,冷笑乘槎向海滩”则流露出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超然态度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最后,“胜概直应吟不尽,凭君寄与画图看”,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景象无法全部道尽,只能借助绘画来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景致。

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清新脱俗,充分展现了诗人苏轼的才华与个人情怀。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立春晓起

桑曦照帏室,尘薄散宿昏。

引杯试春酌,盎然得微醺。

众荄藐含绿,生理足内存。

妷霭在空阔,触处寓欢欣。

化尔沈愤气,还诸浩荡仁。

行歌满衢市,谁非羲皇民?

(0)

子夜歌

寒风机上秋,愁绪如丝抽。

制衣寄欢着,欢身有妾愁。

(0)

月夜坐海印池

空池但有竹柏影,初月窥人海东岭。

吾衣拖碧如远山,欲化云痕落千顷。

远山如鬟如画屏,薄烟染为荷叶青。

画屏一扇一鬟倚,春泉作佩风泠泠。

梵呗不鸣塔铃语,孤鹤飞来月方午。

定月不扰诸天眠,高鹤能令万象俯。

天花一拂层殿开,芙蓉捧出金银台。

明边虹影挂松树,暗中露气生莓苔。

斯时独客旷无住,身可栖瓢且浮去。

放歌溟渤五岳小,浴梦蓬莱万星曙。

寸心静得絪缊香,瘦猿斜睇西玉梁。

谁知空谷清钟夜,绝似人间暮雨凉。

(0)

风言十五章·其十

珠玉饰刀,千金罔易。星精内含,虹芒外逼。

施于战攻,不及寸铁。

(0)

得树亭

倚树构亭称得树,树宾亭主是谁分。

安名立字诚何定,莫若忘机坐绿云。

(0)

近青阁作

近朱者赤近墨黑,试问近青何所得。

朝岚夕霭相氤氲,毕竟非空亦非色。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