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呼酒揖青山,翠碧珑璁一笑间。
山若有情应问我,如何犹似野人閒。
小楼呼酒揖青山,翠碧珑璁一笑间。
山若有情应问我,如何犹似野人閒。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宋伯仁的《散愁四首(其二)》。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中的意境非常鲜明。
“小楼呼酒揖青山”一句,描绘了诗人在小楼中举杯邀月之景。这里的小楼不仅是空间的设置,更隐含着一种隐逸自适的情怀。而“呼酒”则表达了一种招摇过市、豪迈奔放的情感。“揖青山”,则是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态度。
“翠碧珑璁一笑间”继续展现了诗人与山川之间那份难以言表的交融。这里的“翠碧珑璁”形容的是山石的颜色和质地,既有翠绿,也有碧玉之美,更有如琉璃般的光泽。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更是在表达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洁。“一笑间”,则透露了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
“山若有情应问我”这句,则显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情感投射。他把山看作是有情之物,似乎在询问诗人的心事,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色彩,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
“如何犹似野人閒”最终一句,则表达了一种自我认同与归属感。诗人通过对比,表明自己虽然不像世间俗人那样忙碌,却也并不孤单,因为有山川作为他的伙伴。这不仅是在描绘景物,更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以及与之的情感交流,展现了诗人超脱红尘、寄情于山水之间的生活态度和心境。
当年衣带,如今禾黍,囚尧忍梦东华。
含血喷天,椎心蹈海,青牛远放流沙。书笈故人车。
托白头老母,餐饭先加。
不是金轮,更谁纤手送唐家。江湖岁岁吹笳。
又六旬进酒,二月飞花。
知己半生,灵光一座,先朝信史空嗟。烟柳上洋斜。
剩血痕泪点,浓墨飞鸦。
柴市招魂,大星芒角耿云涯。
想当年、是何玉貌,今日问名犹艳。
早赢过无愁,六代四纪,明皇不算。
蒋妹第三,桃家行二,住处都非远。
到春时相约湔裙,只怕鸳边月底,影儿还见。
却因甚一双太傅,苦要前来厮占。
闻道西湖,一双少保,有小青为伴。
信千秋胜地,英雄儿女分半。
此水冰清,其人可想,休当秦淮看。
笑南朝宫井,胭脂辱痕难浣。
罢按霓裳舞。问唐宫、艳丽谁数。
纵清平法曲,牡丹休赋。自从真妃仙举。
泪不滴、沈香亭下土。倚绝代、名花相妒。
悄欲坠、麴漪弄色,颤莫任、流霞轻注。
初洗华清,倦陪凝碧,盈盈娇困倩人扶。
借荔枝红润,鸡头温软,琼醴莹脂肤。
怕被月宫留住。向荒山、只园孤树。
笑桂馨天上,兰辞空谷。年年怨风怯露。
任世外、春回千万度。凭阅尽、胜鬘修妩。
妆淡泞、海红羞比,姿绰约、玉茗惭呼。
传粉嫌污,点朱嫌赤,洛神帝女宋东姝。
费十载、侔色传妍,新词翻旧谱。
酒令灯前试。拍阑干、明挑暗逗,任郎游戏。
鸳梦方长莲漏短,再展蟆更一擂。
凭默数、星杓躔次。
二十八翻红友曲,恰四分、取一为名字。
八六子,好昆季。天孙襄驾河滨止。
愿朝朝、卯时到酉,个侬欢喜。
山是牡丹城里好,分与眉峰远翠。
休错认、崔娘廿四。
若与五郎成二美,把多生、昙果今生记。
读诗者,三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