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共花时一破颜,送君长自掩柴关。
问官碌碌安知马,成癖悠悠为有山。
采石江头看剑发,歌风台下赋诗还。
愧无春雁双飞翼,瞻望星轺莫重攀。
不共花时一破颜,送君长自掩柴关。
问官碌碌安知马,成癖悠悠为有山。
采石江头看剑发,歌风台下赋诗还。
愧无春雁双飞翼,瞻望星轺莫重攀。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吕㦂所作的《送少卿张彦质及丁侍御》。诗中以送别友人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仕途的感慨。
首联“不共花时一破颜,送君长自掩柴关。”描绘了送别场景,以花开花落的自然景象隐喻时光流逝,表达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同时,“掩柴关”也暗示了离别的哀愁与孤独。
颔联“问官碌碌安知马,成癖悠悠为有山。”通过对比官场的忙碌与个人的癖好,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其中,“问官碌碌”暗指官场的琐碎与繁忙,“成癖悠悠”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追求。
颈联“采石江头看剑发,歌风台下赋诗还。”运用典故,借采石江头的剑发和歌风台下的赋诗,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豪情与才华。同时,这两句也暗示了友人张彦质和丁侍御可能有着相似的志趣和追求。
尾联“愧无春雁双飞翼,瞻望星轺莫重攀。”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与友人并肩飞翔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前程的祝福与期待。最后一句“瞻望星轺莫重攀”,既是对友人仕途成功的祝愿,也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和对友情、官场、自然的感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清泪如铅。叹咸阳送远,露冷铜仙。
岩花纷堕雪,津柳暗生烟。寒食后,暮江边。
草色更芊芊。四十年,留春意绪,不似今年。
山阴欲棹归船。暂停杯雨外,舞剑灯前。
重逢应未卜,此别转堪怜。凭急管,倩繁弦。
思苦调难传。望故乡,都将往事,付与啼鹃。
我昔遨游周八极,玉京金阙俱经历。
翩然骑凤下瑶池,如与双成获相识。
双成侍燕王母旁,道貌方瞳照人碧。
玉笙吹彻奉琼觞,范子从旁丐馀沥。
东方曼倩谓余言,汝亦名在地仙籍。
凤城南望好溪山,此是元君故仙宅。
琉璃槃上存金鼎,鼎内丹砂如琥珀。
汝能服食早归来,与予同是逍遥客。
我时贪醉蟠桃春,不记当年说仙迹。
一朝酒醒人世非,盘碎丹飞杳难觅。
香风堂上久徘徊,苏李题诗挂空壁。
孤云野鹤谩兴怨,我独摩挲问金狄。
世人劝我舐丹鼎,我亦何尝苦营役。
丈夫自有大还丹,得道不分今与昔。
仙翁家在丛霄,五云八景来尘表。
黄扉紫闼,化钧高妙,风霆挥扫。
漠北寒烟,峤南和气,笑谈都了。
自玉麟归去,金牛再款,却回首、人间少。
天与丹台旧籍,笑苍生、祝公难老。
春葩秋叶,暄寒易变,壶天长好。
物外新闻,凤歌鸾翥,龙蟠虎绕。
想如心高会,寒霜夜永,尽横参晓。
结庐占城市,初岂卜云吉。
谒医并治庖,二事便衰疾。
乘除徐自笑,翻觉此计失。
经年不见山,无异处暗室。
平生痼烟霞,岁晚成俗物。
安得百尺楼,屋上高突兀。
列岫拥青来,爽气助佔毕。
尝试与匠谋,工费猬毛出。
俸馀强弩末,家事空囊涩。
经营十年馀,高兴竟萧瑟。
人生不如意,十事常六七。
身今况迟暮,长算屈短日。
纵成此段奇,发白何由漆。
且学商山翁,弯跧蛰霜橘。
歙维群山囿,漫仕富英杰。
清标照人寒,玉笋森积雪。
嗟余独委琐,无用等木屑。
又如道傍李,味苦不堪折。
归舟坐成泛,去马亦已刷。
三年风波险,尽付一笑阅。
惟君同怀抱,各坐天机拙。
我家鸱夷子,竹帛照吴越。
云仍无肖似,頫首愧前哲。
若家卧龙公,事业管萧埒。
期君踵祖武,勿惜儿女别。
言狂举白浮,醉倒霜松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