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作》
《山中作》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山为水精宫,藉花无尘埃。

吟狂岳似动,笔落天琼瑰。

伊余自乐道,不论才不才。

有时鬼笑两三声,疑是大谢小谢李白来。

(0)
注释
山:山脉。
水精宫:水晶宫殿。
藉:凭借。
尘埃:灰尘。
吟狂:诗兴大发。
岳:山岳。
笔落:下笔。
天琼瑰:天上的美玉,形容优美的文字。
伊余:我。
乐道:乐于追求真理。
才不才:是否有才华。
鬼笑:鬼魅的笑声。
疑是:怀疑是。
大谢:谢灵运。
小谢:李白。
翻译
山峦如水精宫殿,借花而洁净无尘。
诗兴大发时,连山岳都仿佛在动,笔下生出天宫琼瑶般的美文。
我自得其乐于追求真理,不计较是否有才华。
偶尔听到一二声鬼魅的笑声,还以为是大诗人谢灵运或小诗人李白的灵魂来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景象与心境。"山为水精宫,藉花无尘埃"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山如同一座清净的宫殿,地面上的花朵也没有一点尘土,显现出一种仙境般的纯洁与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吟狂岳似动,笔落天琼瑰"则展示了诗人在自然中发挥才情的情景。"吟狂"意味着诗人的吟咏充满激情,宛如山岳般雄浑;"笔落天琼瑰"则形象地表达诗人的书写,如同从天而降的美丽珍珠,这些词汇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艺术创作上的追求。

在"伊余自乐道,不论才不才"中,诗人表明自己享受着这份隐逸生活,不再关心世俗对于才能的评价。这种超脱世俗的心态,是中国古代士人常有的情怀,他们往往更看重内心的平和与精神的自由。

最后两句"有时鬼笑两三声,疑是大谢小谢李白来"则带有一丝神秘感。诗人听到鬼灵发出的笑声,有如古代名将谢安或诗仙李白降临,这种想象增添了一份超自然的色彩,也反映了诗人与自然、与历史文化之间的深刻交流和对话。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山中隐逸生活的美好,以及他们对于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用韵索青娥丸

病馀不赋恼侬歌,活计江湖一钓蓑。

傥许膏肓驱二竖,肯令红粉污青娥。

(0)

横山·其一

桐林老子俗情无,览胜探奇不觉晡。

幸尔清溪好明月,如行四十里冰壶。

(0)

安平乐慢·其六

细想劳生,等闲聚散,冉冉轻似秋烟。

莲心暗苦,月意难圆。神京去路三千。

当日风流,有妖饶枕上,软媚尊前。何计访蓬仙。

断肠中、一叶晴川。

到而今、追思往事,奈向梦也难到奴边。

自恨不如兰灯,通宵尚照伊眠。恰道无缘。

被人劝休莫瞒天。

多应是、前生负你,今世使我偿填。

(0)

春日

浓起香尘十里晴,晚来烟雨忽斜横。

花开花落清明候,山北山南杜宇声。

追念旧游浑是梦,退思良计不如耕。

人中喜有弥天释,时吐清文慰此情。

(0)

寄题吴介夫专壑七咏·其五洪泽

酌彼洪泽水,吾知非盗泉。

举世望甘霖,唤起神蛰渊。

(0)

次叔通见寄四首韵·其二乞米

掀髯停杯一问之,细读白柄长镵诗。

我生托子以为命,世路艰危徒尔为。

北阙不才书莫上,西山有味去何辞。

流风馀韵只在眼,须信古今同一时。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