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西仲秋日闻莺诗》
《和西仲秋日闻莺诗》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不待风霜剪碧林,柳阴忽见一梭金。

似传西帝宸游信,空惹东窗梦觉心。

暂辍笙歌聊试听,既无桃杏莫须吟。

旧交燕子归何处,好倩宾鸿为嗣音。

(0)
翻译
无需等风霜摧残绿意盎然的树林,柳荫下忽然瞥见一抹金色。
仿佛传递着西方天帝游玩的信息,却徒然触动了东窗梦醒之人的心弦。
暂且停下笙歌,随意聆听,既然没有桃花李花,也无需吟唱。
老朋友燕子如今飞往何方?只好请归雁代为传达问候。
注释
风霜:寒冷的天气。
碧林:翠绿的树林。
柳阴:柳树下的阴凉处。
一梭金:一抹金色(可能指阳光或金黄的叶子)。
西帝:古代对西部天帝的称呼。
宸游:帝王的游玩。
空惹:徒然引起。
东窗梦觉:东方窗户边的人从梦中醒来。
笙歌:笙和歌声,泛指音乐。
聊试听:随意听听。
桃杏:桃花和杏花,象征春天。
莫须吟:不必吟唱。
旧交:老朋友。
燕子:春天的使者,常被用来象征友情。
宾鸿:候鸟鸿雁,常用于传递消息。
嗣音:后续的音讯。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仇远的作品,题为《和西仲秋日闻莺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雅而又不失深邃的情怀。

“不待风霜剪碧林,柳阴忽见一梭金。”这两句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象,风尚未起,树木尚未被秋风剪裁,但在碧绿的柳树之中,却已经透露出金色的光彩。这里的“一梭金”可能是指初秋时节柳丝间偶尔露出的金黄色,这种景致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细腻变化,也映射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

“似传西帝宸游信,空惹东窗梦觉心。”这两句则将现实与神话交织在一起,“西帝”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西王母,宴游于瑶池之上,而诗人似乎从柳丝间金色的闪烁中感受到了那种超凡脱俗的仙境之美。然而,这种美好又只是一场梦,醒来后却空留惆怅。

“暂辍笙歌聊试听,既无桃杏莫须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音乐和文学创作的态度。在没有了桃红柳绿的景致之后,也就失去了吟咏之兴。这种情感流露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依赖,以及他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

“旧交燕子归何处,好倩宾鸿为嗣音。”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旧友的思念和期盼。燕子即燕子的比喻,指的是那些在春天一同嬉戏的朋友,如今他们都已各奔东西,诗人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他希望通过与宾鸿(可能是另一位友人的名字)的交流,重温旧日的情谊。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雅而又不失深邃的情怀,以及诗人对于自然界和人间美好的追求与留恋。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姑溪自赞·其二

偶乘扁舟,一日千里。若遇胜境,终年不移。

故能屈御手调羹而亲饷,命力士脱靴而不疑。

予私淑诸人也,故欲与之同归。

鸦然于腮而不售,羊然绕领而犹痴。

人固欲其售,尔谓之痴也,予方游戏以随时。

(0)

路西田舍示虞孙小诗二十四首·其八

须知官职为他人,老去何妨可问津。

宾客欢娱童仆饱,到头活计定谁亲。

(0)

学书十绝·其十

心非可见舌能陈,随语成章自有神。

用作功名终底事,区区雕琢定痴人。

(0)

试陈瞻墨十绝·其四

大患于吾为有身,纵横颠倒竟谁神。

祗应静处天真在,且作斯须自在人。

(0)

题柳氏园

昔年车马绕芳丛,倒尽金缸卧醉红。

可惜秾华俱扫地,兔葵燕麦自春风。

(0)

崇宁求诗时正初老住为初祖

乌衣人物已成空,窣堵才能记宝公。

请祝骤开新福地,全提还振旧家风。

千岩日上春初到,万里云收月正中。

欲识投机无意尽,江流入海几时穷。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