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苦雨三首·其一得尾字》
《苦雨三首·其一得尾字》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古风  押[尾]韵

衣湿虽熏尚生虮,满阶淹浥烂庭卉。

欲观细字销昼眠,亭午暗于初月朏。

新蒲作剑长没腰,蝌斗成蛙断其尾。

茅檐决霤声沧浪,苔绣粉墙围绿扆。

未暝蕉窗风猎猎,若有红裳窥山鬼。

野夫病足难出门,一生着屐量有几。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连绵不绝的苦雨,内心感受与外界景象的交融。首句“衣湿虽熏尚生虮”以衣物沾湿、虫螨滋生的细节,暗示了环境的潮湿与阴冷。接着“满阶淹浥烂庭卉”进一步渲染了雨水的泛滥,使得庭院中的花草也饱受浸润之苦。

“欲观细字销昼眠,亭午暗于初月朏”两句,诗人试图在昏暗中阅读,却因光线不足而困倦,仿佛时间与空间都被这无尽的阴霾所吞噬。接下来,“新蒲作剑长没腰,蝌斗成蛙断其尾”以植物与动物的变化,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长与衰败,同时也隐喻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茅檐决霤声沧浪,苔绣粉墙围绿扆”则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双重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却又略显荒凉的世界。雨滴从屋顶落下,发出悠长的回响;绿色的墙壁上,青苔如同织锦般覆盖,增添了几分静谧与神秘。

最后,“未暝蕉窗风猎猎,若有红裳窥山鬼”描绘了一幅夜晚来临前的景象,微风吹动着芭蕉叶,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黑暗。而“若有红裳窥山鬼”一句,则充满了神秘与想象,暗示了自然界中未知与超自然的存在,给整首诗增添了一抹奇幻色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绪的微妙捕捉,展现了诗人面对恶劣天气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有对生命状态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山居杂咏·其十负薪

清晨随众出,薄暮负薪归。

渐觉钟磬近,远看云树稀。

长林连野烧,落木带霜威。

忆昔樵苏地,不知今是非。

(0)

借园杂咏·其二十七顾影

频频相管带,处处惜光阴。

此意无人会,唯君知我深。

孤明虚一盼,静夜息三心。

少小为形役,劳劳直至今。

(0)

借园杂咏·其十二移橙

每怜橙荫好,端坐挹清芬。

近树安茶灶,移根傍水云。

八风深浩荡,一气自氤氲。

莫漫伤憔悴,繁华不似君。

(0)

过蓝关谒韩文公庙

我昔读书至原道,眼中有儒无佛老。

孔门儿孙争吐气,烈日当空长杲杲。

后来更读潮州韩庙碑,始知眉山老子不吾欺。

道济溺,文起衰,古人可作非公谁。

当年天子崇佛氏,骑马鸡栖上封事。

批龙鳞,履虎尾,等荣辱,齐生死。

自断投荒不复还,一路行吟八千里。

至人履险如履夷,眼前直道平如砥。

何有于,秦岭云,蓝关云,凄凉独洒穷途泪。

呜呼噫唏,我知之矣。

孤臣去国兮誓忘家,天路险难兮不可至。

望帝乡兮云中,范驰驱兮荒裔。

灵均九辨有同情,平子四愁应不二。

今来古庙枕寒崖,松树森阴不知岁。

秋风入松作山雨,前路行人去如水。

我问行路人,谁是公知己。

当年祇有鳄潭鱼,不畏天王畏刺史。

路人问我谁,旧是尼山门弟子。

方袍高笠胡来哉,稽颡再拜汗先泚。

我公聪明见肝胆,天人默默应相契。

过门正好留衣别,登堂不用作胡礼。

(0)

秋蝉·其一

为爱清秋白露时,满腔积绪向谁披。

乍依红叶任舒卷,长噪碧云远险夷。

残月晓风偏入梦,登山临水倍堪思。

不须切切频相告,自有知音过子期。

(0)

观春燕有作·其一

傍檐依户语喧喧,似却如前势欲翻。

弱羽岂能栖画栋,孤飞只合向蓬门。

不知旧宅归新主,但到深春忆故园。

莫讶华堂空有梦,肯容相近即深恩。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