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方尊肃气,人已苦兵声。
高枕真无事,扁舟似有情。
静同仁者寿,隘得圣之清。
遣放应如此,毋劳造物争!
天方尊肃气,人已苦兵声。
高枕真无事,扁舟似有情。
静同仁者寿,隘得圣之清。
遣放应如此,毋劳造物争!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名将张煌言的《秋怀三首》中的第三首,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和战争苦难的感慨,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首句“天方尊肃气”暗示了战乱中严峻的氛围,而“人已苦兵声”则直接描绘了百姓因战争受苦的情景。诗人通过“高枕真无事,扁舟似有情”表达出自己渴望远离纷扰,过上宁静生活的愿望,扁舟象征着自由和超脱。
“静同仁者寿,隘得圣之清”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对于长寿和接近圣贤境界的重要性,表明诗人追求的是内在的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最后两句“遣放应如此,毋劳造物争”表达了诗人希望自然万物能顺应天道,不必人为争夺,暗含对和平与自然和谐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个人的际遇和感受,寓言式地反映了作者在战乱中的理想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嫩冰池沼。泽国寒初峭。梅乍坼,春才早。
朱门歌管矗,绣阁沉烟袅。
欢宴处,神仙一夜离蓬岛。九十过头了。
百岁看看到。须听取,千年调。
人誇嫫母妍,我觉彭篯少。
强健在,看儿历遍中书考。
忘忧草,含笑花,劝君闻早冠宜挂。
那里也能言陆贾,那里也良谋子牙,那里也豪气张华?
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
黄金缕,碧玉箫,温柔乡里寻常到。
青春过了,朱颜渐老,白发凋骚。
则待强簪花,又恐傍人笑。
暖日宜乘轿,春风宜试马,恰寒食有二百处秋千架,对人娇杏花,扑人飞柳花,迎人笑桃花。
来往画船游,招飐青旗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