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田沧海事沈沈,慨慷谁能论古今?
刖足卞和因献玉,然脐董卓岂无金?
虽求知己终难合,差立功名错用心。
老子胸中颇明白,只怜华发不胜簪。
桑田沧海事沈沈,慨慷谁能论古今?
刖足卞和因献玉,然脐董卓岂无金?
虽求知己终难合,差立功名错用心。
老子胸中颇明白,只怜华发不胜簪。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所作的《偶成》,通过对桑田沧海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沉思。首句“桑田沧海事沈沈”以自然变化象征世事无常,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人事的沧桑。接下来的“慨慷谁能论古今?”表达出诗人对于历史兴衰变迁的深沉感慨,认为即使英雄如卞和献玉、董卓权势显赫,也无法逃脱历史的轮回。
“刖足卞和因献玉”引用了战国时期卞和献玉的故事,意在说明即使是遭受不幸,如卞和被砍断双脚,也坚持自己的信念;而“然脐董卓岂无金?”则借董卓之例,讽刺其贪婪且不得善终。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揭示了追求功名富贵可能带来的悲剧。
“虽求知己终难合,差立功名错用心”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世人过于执着于功名的看法,认为真正的知己难觅,过分追求功名只会导致心性偏离。最后一句“老子胸中颇明白,只怜华发不胜簪”以自嘲的方式,感叹自己虽然心中明白世事,但岁月已逝,白发丛生,无法再像壮年时那样雄心勃勃。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凝练,体现了王冕作为元末明初文人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献岁发春阳,青炜焕城邑。
群公三朝暇,冠盖如云集。
主人高阳老,馔客素丰给。
开门陈壶觞,从使来者入。
春盘具柔蔬,香稻进玉粒。
高谈剧倾波,纵饮甚啜汁。
战棋效军实,度曲俪风什。
欢穷罍不空,顾惜驰景急。
东风卷初雨,泱漭天地湿。
震雷动龙蛇,稍复离幽蛰。
而我独何为,无闻既三十。
人生行乐尔,身外非所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