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舍倚松北,浮图界竹西。
江通严濑远,云压越山低。
槐里三原隔,襄城七圣迷。
临风悲往事,月落冻乌啼。
僧舍倚松北,浮图界竹西。
江通严濑远,云压越山低。
槐里三原隔,襄城七圣迷。
临风悲往事,月落冻乌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六和塔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充满了深邃的意境与哲思。
首联“僧舍倚松北,浮图界竹西”,以“僧舍”与“浮图”(佛塔)为引子,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宗教元素融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松树与竹林作为背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禅意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主题。
颔联“江通严濑远,云压越山低”,通过“江”与“云”的动态描写,展现了广阔的空间感与时间的流逝。严濑的遥远与越山的低矮形成对比,既体现了地理空间的辽阔,也暗含着时间的悠长与历史的深远。
颈联“槐里三原隔,襄城七圣迷”,进一步扩展了空间的广度,将读者带入更为宏大的历史与地理场景中。槐里与三原、襄城与七圣的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丰富性,也寓意着不同地域与历史文化的交融与隔阂。
尾联“临风悲往事,月落冻乌啼”,在自然景象中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面对自然界的变迁,诗人不禁感慨起往昔之事,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沧桑的深深感慨。月落与乌鸦的啼叫,营造出一种凄清而深沉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与人生的独特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嗟馀避乱萍踪浮,愤时怀里兼悲秋。
欲凭佳境破旅愁,出郭遂作下里游。
下里里中风景幽,五步十步一阁楼。
粉墙画栋丹青稠,窗网绿罗帘如钓。
象床角枕纱帏帱,中有无数鸾凤俦。
玉作容颜星作眸,裙衣纤纤新笋抽。
欲出朱门不自由,门前江水西北流。
浪人万里无归舟,池鱼塞雁两悠悠。
愁泪滴在鸳鸯裯,良宵宴客召倡优。
丝管排闷声啁啾,华堂张灯罗珍羞。
鹦鹉螺杯牙酒筹,纷白黛绿递劝酬。
倾壶倒榼情绸缪,此时乐可轻王侯。
顾盻何止消百忧,来日苦短去日遒。
人生欢娱在黑头,吁嗟是乡足温柔。
托身白云将安求,斯须山月腾玉球。
树影落地风萧■,风流薮泽不可留。
城门未锁早归休,毋使霜露沾衣裘。
《下里歌》【清·林朝崧】嗟馀避乱萍踪浮,愤时怀里兼悲秋。欲凭佳境破旅愁,出郭遂作下里游。下里里中风景幽,五步十步一阁楼。粉墙画栋丹青稠,窗网绿罗帘如钓。象床角枕纱帏帱,中有无数鸾凤俦。玉作容颜星作眸,裙衣纤纤新笋抽。欲出朱门不自由,门前江水西北流。浪人万里无归舟,池鱼塞雁两悠悠。愁泪滴在鸳鸯裯,良宵宴客召倡优。丝管排闷声啁啾,华堂张灯罗珍羞。鹦鹉螺杯牙酒筹,纷白黛绿递劝酬。倾壶倒榼情绸缪,此时乐可轻王侯。顾盻何止消百忧,来日苦短去日遒。人生欢娱在黑头,吁嗟是乡足温柔。托身白云将安求,斯须山月腾玉球。树影落地风萧■,风流薮泽不可留。城门未锁早归休,毋使霜露沾衣裘。
https://shici.929r.com/shici/cixhb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