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饰宝剑,四牡耀朱缨。
东驰突西骛,重诺复轻生。
公子执辔请,诸侯拥彗迎。
绐秦归质子,要楚出援兵。
按剑复鲁地,凭轼下齐城。
匿迹托狗屠,济难赖鸡鸣。
报雠争结交,杀人恒借名。
七国倚安危,三辅咸震惊。
诡辞五岳移,侧足九鼎倾。
少年附高义,千载流英声。
安能效竖儒,睹事徒抚膺。
千金饰宝剑,四牡耀朱缨。
东驰突西骛,重诺复轻生。
公子执辔请,诸侯拥彗迎。
绐秦归质子,要楚出援兵。
按剑复鲁地,凭轼下齐城。
匿迹托狗屠,济难赖鸡鸣。
报雠争结交,杀人恒借名。
七国倚安危,三辅咸震惊。
诡辞五岳移,侧足九鼎倾。
少年附高义,千载流英声。
安能效竖儒,睹事徒抚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侠客的形象,他身佩价值连城的宝剑,骑着四匹披着红色缨穗的骏马,展现出了他的豪迈与英勇。他信守承诺,不惜生命,深受贵族和诸侯的尊敬,甚至可以左右国家的命运。他巧妙地欺骗秦国,送回人质,又联合楚国出兵援助。他不仅夺回了鲁地,还迫使齐国投降。在隐姓埋名时,他借助狗屠的身份掩护自己;在危难之际,他依靠鸡鸣来传递消息。他热衷于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为了复仇也不惜杀人,这种行为虽然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却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所在的七国之间相互依存,三辅之地的民众对此感到震惊。他的言辞足以改变山岳的位置,使九鼎侧立。年轻时他就追求高尚的道义,其事迹流传千年,成为后世的典范。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世事,他只能徒然叹息,无法效仿那些只会空谈的儒士。
粟黄黍短沙连浦,白发涉江寻故路。
伍家渡头篁荻秋,柳侯庙前烟火暮。
昔时冠盖风雨凋,舅家乔木凉萧萧。
微吟西州泪自堕,欲访黄垆谁可招?
社墟左转增闾室,两街坐贾如郛邑。
杀牛压酿百货交,道逢少年不相揖。
尚馀八十病姻兄,罗羞馔客空罍瓶。
夜深山月窥前庭,童稚熟睡二老醒。
谈旧未了荒鸡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