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倚觚棱宿雾收,三千珠翠拥宸游。
霓旌影乱箫声远,天子龙舆过玉楼。
月倚觚棱宿雾收,三千珠翠拥宸游。
霓旌影乱箫声远,天子龙舆过玉楼。
这首诗描绘了皇家出行的壮观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宫殿、珠翠、龙舆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
首句“月倚觚棱宿雾收”,以月光与觚棱(宫殿上的装饰物)相映衬,暗示了夜晚的宁静与皇家出行前的准备。宿雾的消散象征着清晨的到来,为皇家出行铺垫了背景。
次句“三千珠翠拥宸游”,用夸张的手法形容随行的宫女众多,珠翠装饰彰显了她们的华丽与尊贵,同时也烘托出皇帝出行时的盛大场面。
第三句“霓旌影乱箫声远”,描绘了随行队伍中飘扬的旗帜在光影中摇曳,以及远处传来的箫声,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音乐的韵律美,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最后一句“天子龙舆过玉楼”,直接点明了皇帝乘坐的龙车经过宫殿的情景,玉楼的使用进一步强调了皇家的奢华与尊贵,同时也暗示了皇家出行的神圣与威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集句的方式,巧妙地融合了多个意象,构建了一幅皇家出行的壮丽画卷,展现了宋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庄重。
秦淮之水连青溪,君家芙蕖出水齐。
性好丹青作花卉,含毫多在莲叶西。
张颠白日老閒事,中散青霞郁奇意。
画出芙蕖天下无,叶叶花花香扑鼻。
旧院风流往日多,沙嫩清箫传寿歌。
齐梁艳曲为君唱,求画芙蕖日夕过。
长板桥边明月满,脱家十娘开别馆。
枣花帘子捲晴云,邀画芙蕖香更薰。
千钱一幅传都市,一时好手谁如君。
只今王谢俱零落,青楼歌舞不复作。
桃叶渡头空夕阳,东华园里无红药。
君家寂寞在溪湄,南朝逸老无人知。
顿杨二姓红颜尽,那有犀簪供画师。
君且据梧复隐几,繁华销歇毋多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