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谷寺》
《山谷寺》全文
宋 / 林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才入禅林便懒还,众峰深壑共孱颜。

楼台冷簇云萝外,钟磬晴敲水石间。

茶版手擎童子净,锡枝肩倚老僧闲。

独孤房相碑文在,几认题名拂藓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
sòng / lín

cáichánlín便biànlǎnháizhòngfēngshēngòngchányán

lóutáilěngyúnluówàizhōngqìngqíngqiāoshuǐshíjiān

chábǎnshǒuqíngtóngjìngzhījiānlǎosēngxián

fángxiāngbēiwénzàirènmíngxiǎnbān

注释
禅林:指禅宗修行的寺庙。
懒还:不想返回。
孱颜:形容山峰静谧、秀美。
楼台:指寺庙中的建筑。
冷簇:孤寂簇拥。
云萝:云雾中的藤蔓。
茶版:用来煮茶的器皿。
童子净:小和尚手干净。
锡枝:僧人的锡杖。
老僧闲:老僧人悠闲自得。
孤房:独立的房屋。
碑文:刻在石碑上的文字。
藓斑:青苔痕迹。
翻译
刚刚踏入禅林就懒得离开,众多山峰深谷共享着宁静的风貌。
楼阁孤独地矗立在云雾缭绕之外,钟声和磬声在晴朗的天空下敲击着山水之间。
小和尚捧着茶板,手洁净如玉,老僧依靠着锡杖,显得悠闲自在。
独自一人来到孤房,看见石碑上的文字,几乎要辨认出那些被青苔覆盖的名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山谷寺》,描绘了诗人深入禅林后的所见所感。首句“才入禅林便懒还”表达了诗人对禅林生活的深深沉浸和留恋,不愿轻易离开。接下来的“众峰深壑共孱颜”描绘了山峰深谷的静谧与苍茫,禅林与自然融为一体。

“楼台冷簇云萝外,钟磬晴敲水石间”通过楼阁隐于云雾缭绕的藤蔓之间,以及晴天里悠扬的钟磬声在山水间回荡,展现了寺庙的清幽与宁静。诗人手持茶板,童子侍奉,僧人闲适,画面充满了禅意。

最后两句“独孤房相碑文在,几认题名拂藓斑”聚焦于一块古老的碑文,字迹因岁月而模糊,只有在擦拭苔藓后才能辨识,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和文化的厚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谷寺的环境和生活情景,传达出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体现了宋诗的淡泊与禅意。

作者介绍
林逋

林逋
朝代:宋   生辰:967一1028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
猜你喜欢

读方元善落花诗有感·其二

次第花开次第飞,总堪饮酒与吟诗。

绝怜新绿光如沃,何必繁英尽在枝。

(0)

和用之题剡雪·其二

两岸青山一水流,蓑衣不著雪为裘。

安道只应深树里,青山不见便回舟。

(0)

十一月初三日插梅花古罍洗中因成四绝·其三

雪中点缀精神好,月下横陈骨格真。

更有风烟生别恨,隔帘遥望李夫人。

(0)

游承天望广德湖

桃源二月春风起,是处秾华有桃李。

调笑闻声不见人,游人只在华山里。

华山逋客来何迟,隐隐茶林隔烟水。

满眼相思寄碧云,独立城南望山觜。

(0)

寄台州使君五首·其二

使君家是八仙家,不负黄菁与紫霞。

麦陇儿童行竹马,月楼鼓角度梅花。

彩笺吟就云初合,玉局棋残月半斜。

闻说握兰消息近,星郎昨夜倍光华。

(0)

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纪里俗耳十首·其五

巷陌随桥曲,闾阎占水穷。

郡楼孤岭对,市港两潮通。

春暖鸡鸣岙,秋寒鸭信风。

家家人富足,击壤与吾同。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