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中夜心,功名忽嗟暮。
黑貂空上书,甘泉方献赋。
白日惊壮齿,青云有英顾。
收采苟不时,珊瑚亦生蠹。
游子中夜心,功名忽嗟暮。
黑貂空上书,甘泉方献赋。
白日惊壮齿,青云有英顾。
收采苟不时,珊瑚亦生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田锡的作品,属于拟古体,通过对古代文物的想象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成就的急切之情,以及对时光易逝、机遇难得的感慨。
“游子中夜心,功名忽嗟暮”两句,表现了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对于功名成就的渴望与焦虑。这里的“游子”指代自己,表明诗人可能处于离家远行求学或求仕的状态,“中夜心”则透露出他内心的不安和急迫,“功名忽嗟暮”则是对时光流逝、机遇稍纵即逝的无奈感受。
“黑貂空上书,甘泉方献赋”两句,通过古代文人以貂鸟传递书信的情景,以及甘泉(可能指甘泉县,即今天陕西延安)之地的才子佳人献上诗赋的情形,来表达自己对文学创作和学术交流的向往。黑貂在古代是信使所用,以传递书信;甘泉方献赋,则可能指的是古代文人的聚会,互相赠送诗赋。
“白日惊壮齿,青云有英顾”两句,用鲜明的对比来表达诗人内心世界的矛盾。白日代表现实生活中的艰难困苦,而壮齿则是力量与勇气的象征;青云和英顾,则分别指向诗人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寄托。
“收采苟不时,珊瑚亦生蠹”两句,最后表达了诗人对于机遇把握的焦虑以及对珍贵事物可能受到损害的担忧。这里的“收采苟不时”,是说如果不能在适当的时候抓住机会,恐怕会错失良机;而“珊瑚亦生蠹”,则用珊瑚(一种珍贵的装饰品)可能生蛀的比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不被妥善保存或维护而受到损害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古代文化元素和自然景象的描绘,传递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对于个人理想、学术成就与时光流逝的深刻反思。
玄冥一怒天地黑,巽二前驱声摵摵。
须臾白帝振轩裳,龙凤幡旂交委积。
旧传洛邑深丈馀,今比常山才数尺。
天公作意逞阴机,剪水裁霜巧无隙。
云涛万顷俱浩荡,海风吹散琉璃碧。
坤轴摧压几欲颓,日轮埋没浑无迹。
定知谪堕万玉妃,紫府清都削名籍。
可惜飞琼天不管,等閒幻作神仙宅。
诗人嘲弄困万象,苦思不妨闭门索。
攒眉呵手撚冻髯,得意忻然见颜色。
英词逸气吞江湖,窃比君才如楚国。
看花君子待新晴,又见春风摇燕麦。
我方叠石筑小坡,人笑老翁似儿剧。
何当蹑履共登临,一览山川皆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