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丛竹图为金光禄素中题》
《丛竹图为金光禄素中题》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古风

脩竹本嘉植,一根生百丛。

上枝栖祥鸾,下根盘游龙。

金家三兄弟,友爱出天性。

翩翩联雁行,亦如竹斯盛。

是用取乎竹,手栽都作林。

中有屋数椽,并坐还联吟。

忆昔诵风诗,未究作诗旨。

葛藟生河漘,束楚流扬水。

杕杜叶滑滑,棠棣华靴靴。

亦或譬草木,于斯胡阙诸。

君乃广诗义,作此丛竹图。

竹以丛益茂,丛则竹不孤。

我为徵竹典,开元有遗事。

苑竹数十丛,牙笋不相离。

感彼同生心,名竹系以义。

彼生帝王家,岂与士夫异。

它曰孝曰慈,殊轨亦同致。

方知此图作,用意与古期。

田氏称同根,谢家赋述枝。

琼芳而蕙茂,兰发斯玉晖。

较之此图中,彼皆成滥词。

况君伯仲间,不我众人遇。

示我华萼篇,胜彼连珠树。

梧桐识相徵,祀梓重文誉。

会看嶰谷材,飞声作韶濩。

披图意未已,益我长咨嗟。

譬如特生竹,只影谁周遮。

转伤末俗偷,本拨伤萌芽。

莫惨然豆萁,莫怪歌梅花。

同气且如此,遑复论其他。

我愿举世人,家产一丛竹。

俾看枝叶茂,相与感心目。

更吹比竹声,埙笛和相逐。

三叹还君图,此愿何由足。

(0)
鉴赏

这首诗《丛竹图为金光禄素中题》由清代诗人黄景仁创作,通过描绘丛竹的形象,寓意深远,表达了对友情、亲情以及社会和谐的向往。

诗中以“脩竹”为喻,赞扬了金光禄素中的兄弟情深,如同竹子般紧密相连,相互扶持。诗人借竹子的生长状态,象征着人与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家族间的亲密无间。同时,诗中引用了《诗经》中的多处诗句,如“葛藟”、“杕杜”、“棠棣”,进一步强调了竹子作为团结、和谐象征的重要性。

黄景仁在诗中不仅赞美了竹子的自然美,更深入探讨了其象征意义,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人们如同竹子一般,紧密相连,共同成长,无论是在家庭还是社会中都能和谐共处,互相扶持。

最后,诗人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丛竹,不仅欣赏其枝叶茂盛之美,更能从中感受到心灵的共鸣与鼓舞,让这种和谐与团结的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通过吹奏“比竹声”(即竹笛声),诗人希望人们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深切渴望。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春雪四首

早历三时久,荒成比岁连。
只疑吾邑尔,复道数州然。
懔懔沟虞坠,嗷嗷釜苦悬。
县官深恻怛,长吏阙流宣。
赈米多虚上,蠲租岂尽捐。
处心诚昧己,受赏更欺天。
敢谓皆如此,其间盖有贤。
大江分左右,万口说朱钱。

(0)

闺怨四首

红芳不可待,绿荫忽已成。
妾貌愧花好,郎姿如柳明。

(0)

寄怀在伯三首

沅水与湘水,合流俱洞庭。
如何君于我,乃隔影与形。
沧江鸥鹭野,深林兰蕙馨。
含章斯发发,遂性逐冥冥。

(0)

寄吕谦益卿三首

一尉荒山里,高名四海中。
初非大夫逐,定自溧阳穷。
荐士犹王政,招魂已变风。
怀今更思古,伫立晚江空。

(0)

寄吴吏部三首

捩眼看翱翔,经年尚省郎。
诏除应迩日,传播未遐方。
渺渺山连蜀,滔滔水接湘。
有怀虽昼夜,春奈道涂长。

(0)

留别陈明叔兼属胡仲威五首

我去孰君友,君留谁我游。
定应缘宿契,不待分今投。
年事鬓俱白,时名诗独优。
未知兹日别,重见又何由。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