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哨遍》,由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李曾伯所作。诗中充满了对英雄将领和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与历史大潮关系的思考。
开篇“天限长江,云扰中原,一局持棋势。汉将谁。”描绘了一幅宏伟的战略布局图景,长江如同天然的边界,云雾笼罩着中原,宛若一场高手对弈的棋局,其间的汉将似乎在等待着时机的召唤。
接着,“盍为扫清之。彼伎犹、黔驴而止。”诗人借用古代名将的英勇事迹,表达了自己对于英雄人物的向往与追求。
“客亦知。何材不生斯世。”则流露出诗人对于人才辈出的时代关注和对个人的命运选择的深思。
“丁宁屡费君王旨。向马首论诗,灯前观剑,岂无差强人意。”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以及他们所承载的使命与责任的理解和敬佩,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身对于文学和武学的渴望。
“幸崆峒麦熟且休师。又焉用陈琳檄书飞。”则是希望在一片祥和的田园生活中获得短暂的休息,同时继续发挥个人才华,就如同古代名相陈琳的檄书一般流传后世。
“一笛楼头,万柳营间,从容麾帜。噫。”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情景,一曲笛声在楼头回荡,万柳营中隐现着古人的帷幕,流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
“代有戎夷。时贤患乏经纶志。”诗人感慨于历代战争与英雄辈出的交替,同时对于当世贤才难以施展宏图的现实感到无奈。
“紫岩公一出,敌当惊见花字。”这里提及的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苏轼(字紫岩),其文章雄浑如同战鼓,足以震慑四方。
“谩被发忧邻,汗颜笑斩,客邪终岂婴元气。”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于外来侵略的忧虑,以及面对挑战时保持不屈不挠的精神状态。
“待拜表笺天,移文问隐,老夫行且归矣。”诗人表露了对上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尘世纷争的超脱与归隐之意。
“怕胡雏穴隙尚相窥。有淝水儿曹举兵麾。”这几句则是对于外敌入侵的忧虑,以及对于英雄人物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领导抵抗的期待。
“看中兴、隽烈堪继。随世样多能底。”诗人在这里展望着历史的轮回,希望能够出现新的中兴之主,带领国家走向辉煌,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个人能力与时代需求相适应的深刻理解。
“卿自为卿计。不妨老子,婆娑矍铄,从渠屦盈户外。”诗人在结尾处给予读者一份淡定与从容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计划,不必过分在意于世俗的纷争,同时也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自得其乐的生活哲学。
“何须岘万勒丰碑。有天知、方寸馀地。”最后,诗人以一种达观的心态看待历史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无需追求过多的名声或功绩,因为天知道一切,而个人所能掌握的不过是一方净土。
整首诗体现了李曾伯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以及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身对于文学、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