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老叹》
《老叹》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此身常恐竟无成,忧患频更已不惊。

下第但能供酒令,他时何意主文盟。

耽经谩有春秋癖,闭户犹防月旦评。

独对秋风叹华发,暮云萧瑟岁峥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ǎotàn
sòng / zhì

shēnchángkǒngjìngchéngyōuhuànpíngèngjīng

xiàdànnénggòngjiǔlìngshízhǔwénméng

dānjīngmànyǒuchūnqiūyóufángyuèdànpíng

duìqiūfēngtànhuáyúnxiāosuìzhēngróng

翻译
我常常担心最终一事无成,频繁的忧虑使我早已不再惊慌。
落第后只能借酒消愁,将来又怎能主持文坛盛事。
沉溺于经书却只有春秋般的兴趣,即使闭门也怕他人品评。
独自面对秋风,感叹岁月催人白发,傍晚的云彩凄凉,一年时光格外严峻。
注释
此身:自己。
恐:担心。
竟:最终。
无成:一事无成。
频更:频繁更换。
已不惊:不再感到惊慌。
下第:科举考试落榜。
但能:只能。
供酒令:借酒浇愁。
他时:将来。
耽经:沉溺于经书。
春秋癖:对经典书籍的热爱。
闭户:闭门不出。
月旦评:对他人的品评。
华发:白发。
暮云:傍晚的云彩。
萧瑟:凄凉。
峥嵘:严峻,不平凡。
鉴赏

此诗乃宋代文学家李廌所作,名为《老叹》。全诗流露出诗人对自己一生未有成就的忧虑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此身常恐竟无成,忧患频更已不惊。"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可能永远没有成就的担忧,以及面对不断到来的忧患已经习以为常,不再感到惊讶。

"下第但能供酒令, 他时何意主文盟。" 这两句则是说诗人在仕途上虽然能够勉强完成一些职责,但对于未来是否有机会参与更高层次的策略和决策,诗人表示出自己的无奈和疑问。

"耽经谩有春秋癖,闭户犹防月旦评。"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沉迷于古籍,尤其是《春秋》这部典籍的研究,同时也表达了即便是在家中关门闭户的情况下,也还是害怕那些流传于世的评价和评论。

"独对秋风叹华发,暮云萧瑟岁峥嵘。" 这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面对秋风时感慨万千,发丝变白,正如年华的流逝,而暮色中阴冷萧瑟的天气,更增添了岁月悠长、世事无常的情怀。

李廌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个人对于仕途成就、文学抱负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宋代士人特有的文化情怀和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十七夜

幽意竟不惬,待月坐沙际。

久阴固当豁,明月忽堕地。

桂枝没半轮,蟾兔职业废。

姮娥饰粉妆,愁绝云楼閟。

鸾忧不解舞,竟夕掩孤袂。

崔嵬黄金阙,何由诉天帝。

景破力不敌,光满云仍蔽。

徬徨步林樾,为尔一流涕。

(0)

和日本僧省佐咏其国中源氏园白樱花

剪云雕雪下瑶空,缀向苍柯翠叶中。

晋代桃源何足问,蓬山异卉是仙风。

(0)

公侯

剖符开国重元功,簪组蝉联奕世封。

莫道将门惟富贵,一心图报在精忠。

(0)

暮春游冶城鸟石山

子规啼断欲春归,鸟石苍茫入翠微。

鸟道阴阴人语绝,禅房寂寂磬声稀。

桄榔叶覆经冬雪,踯躅花残未夕晖。

回首驿程西上路,明朝离别漫沾衣。

(0)

关山雪霁图

前峰后峰雪模糊,东村西村春有无。

快雪时晴入佳想,况复见此关山图。

关山迢递相联属,玉洁珠光眩人目。

扶桑飞上金毕逋,暗水流澌度空谷。

野桥行遇路三叉,青旗插檐沽酒家。

驱驴倦客得少憩,怅望远道还咨嗟。

诗翁好事常起早,天寒秪恐梅花老。

柴门时有故人来,阶下白云须用扫。

此图一日落尘寰,笔法依希荆与关。

人生远游固云乐,何似在家长看山。

我本识字耕夫耳,占祥便作丰年喜。

田园归隐会有时,麦饭饱餐茅屋底。

(0)

次韵前进士唐仲文登黄山诗

献策当年动玉音,云霄旧路复追寻。

江山聊寄登临兴,草木犹知抚字心。

菊意渐香螃蟹实,松阴乍冷鹤猿吟。

荒岩醉访歌台迹,雨长苔花翠湿襟。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