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口能呼雨,摧翎尚致风。
郑儋应一笑,麾陈薄凉中。
尚带浴江色,休忘扑火功。
青衣遭毒手,高举愧孤鸿。
矢口能呼雨,摧翎尚致风。
郑儋应一笑,麾陈薄凉中。
尚带浴江色,休忘扑火功。
青衣遭毒手,高举愧孤鸿。
这首诗描绘了一把鹳毛扇的特性与寓意。首句“矢口能呼雨,摧翎尚致风”以夸张的手法,赞美了鹳毛扇扇动时能带来风雨的效果,展现出其强大的驱使自然之力。接着“郑儋应一笑,麾陈薄凉中”运用典故,借郑儋挥扇纳凉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扇子在炎热夏日中的清凉作用,同时也暗示了扇子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
“尚带浴江色,休忘扑火功”两句,通过“浴江色”和“扑火功”的形象比喻,赞美了鹳毛扇不仅能在炎热中带来凉爽,还能像浴江之水一样洗净尘埃,像扑火一般清除烦恼,寓意着它能为人们带来心灵的净化与宁静。最后,“青衣遭毒手,高举愧孤鸿”则以“青衣”象征扇子,表达了对扇子遭遇不公命运的同情,同时也暗含了对那些在困境中仍保持高洁品质的人的敬佩,如同孤鸿在高空中自由飞翔,不畏艰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鹳毛扇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实用功能,更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性的独到见解。
江涛日夜堆云屋,有酒难向江濑漉。
忽闻笛韵横江来,金山数峰爱青簇。
笛声不似水声幽,声惨潮生响飞瀑;
月痕淡洗天为空,一曲潇湘醒倦目。
亦有羁人青雀舫,稳载客愁二千斛;
起舞鸲鹆江影底,四顾茫苍复恸哭。
独汲江心水一盂,活火烹来涤烦燠;
余情袅袅笛转清,拍手长吟和孤竹。
歌者有意吹无心,嘈然那分竹与肉。
嗟嗟江上听笛人,独抱琵琶就人宿。
知音若我世所稀,邻舟逋客眠初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