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居侧近曳裾坊,老病归来葺草堂。
芍药玉盘花更大,枇杷金弹子能黄。
每移棋局多依竹,自理琴弦不下床。
稚子扶持日卓午,下阶先占树阴凉。
贫居侧近曳裾坊,老病归来葺草堂。
芍药玉盘花更大,枇杷金弹子能黄。
每移棋局多依竹,自理琴弦不下床。
稚子扶持日卓午,下阶先占树阴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归隐田园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
首联“贫居侧近曳裾坊,老病归来葺草堂”,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生活状态——虽身处简陋的居所,但心怀淡泊,不以贫病为意。他选择在病愈后回归自然,亲手修葺草屋,过起了隐逸的生活。
颔联“芍药玉盘花更大,枇杷金弹子能黄”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草堂周围的自然风光。芍药如同玉盘中的花朵,不仅数量繁多,而且花朵硕大;而枇杷树上结出的果实,金黄色的弹子状果实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诱人。这两句通过色彩鲜明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繁荣。
颈联“每移棋局多依竹,自理琴弦不下床”进一步展示了主人公的生活情趣。他喜欢在竹林旁摆棋局,享受对弈的乐趣;同时,他还自弹自唱,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甚至忘记了床榻的存在。这两句描绘了主人公悠闲自在、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尾联“稚子扶持日卓午,下阶先占树阴凉”则以孩子的视角,展现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在正午时分,孩子们在父亲的扶持下,早早地来到树荫下乘凉,享受着夏日难得的清凉。这一幕温馨的画面,不仅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也反映了主人公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幸福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归隐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的生活哲学。
三庚无那暑气炎,纱棂八面开书室。
吟哦静里遣小年,左图右史陈无逸。
挂壁吴绫装尺幅,本朝作者麓台笔。
规模唐宋弱元明,胸中自有天然质。
一川平远万里空,插天青嶂高无匹。
尤爱老松岩腰出,羊肠难上疑盩厔。
溪亭对此听飞涛,苍石白泉复澎泌。
如是坐观兼卧游,观游两忘三即一。
满座清凉似作秋,梧梢轻籁飘瑟瑟。
不知题句者为谁,长掇芬菁消永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