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齿看将老,春愁黯未醒。
半生疑发白,三仕尚银青。
落月风吹树,啼乌夜绕庭。
蓼莪歌更苦,肠断不堪听。
马齿看将老,春愁黯未醒。
半生疑发白,三仕尚银青。
落月风吹树,啼乌夜绕庭。
蓼莪歌更苦,肠断不堪听。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邓云霄在自己生日时,正值母亲忌日,内心感慨而作。诗中通过描述个人经历与情感,展现了深沉的哀思与对生命的反思。
首句“马齿看将老”,以马齿喻人年岁渐长,流露出岁月不居的感慨。接着“春愁黯未醒”一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如同春天的阴霾,尚未消散,形象地描绘出其情绪状态。
“半生疑发白”和“三仕尚银青”两句,分别从外貌和官场经历的角度,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际遇的思考。白发象征着岁月的痕迹,多次为官则反映了其复杂的人生轨迹。
“落月风吹树,啼乌夜绕庭”描绘了一幅夜晚凄凉的画面,月落风起,乌鸦啼叫,营造出一种孤寂悲凉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最后,“蓼莪歌更苦,肠断不堪听”引用《诗经》中的《蓼莪》,表达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深深怀念,以及因无法亲耳聆听而感到的痛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生命、亲情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紫阳基下学,象山明自然。
支离与径捷,彼此尝交镌。
百年公论定,毕竟谁为偏。
昔闻昌黎语,轲死失其传。
皇极久不建,西教擅吾权。
投人剧妖冶,落网无愚贤。
孰辨真顽空,拘肆成痴颠。
良心一以溺,作圣何由缘。
二程开兴运,勠力扫腥膻。
涵养须用敬,致知学攸先。
神功合内外,彝训肃昭宣。
谁哉乐易简,径欲遗陈编。
自然岂不贵,无乃流于禅。
孤风邈难嗣,缺月澹寒川。
近来白沙老,应执九原鞭。
缅思原泉句,今昔几尼渊。
宁知下学功,是水可澄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