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青山,卧画橹。向晚移舟烟渚。
离堆影、似镜里仙鬟,翠生眉妩。水边村,雁外雨。
断幅居然秋浦。诗来处、在树色凌云,寺楼钟鼓。
万马滩声,是旧日、开明故府。
有情吟啸,历劫兴亡,冷蒙让渔父。谁作黄花主。
半塔铃音,吹送万古。
唤坡仙、载酒归来,凉月吹笛夜正午。
展青山,卧画橹。向晚移舟烟渚。
离堆影、似镜里仙鬟,翠生眉妩。水边村,雁外雨。
断幅居然秋浦。诗来处、在树色凌云,寺楼钟鼓。
万马滩声,是旧日、开明故府。
有情吟啸,历劫兴亡,冷蒙让渔父。谁作黄花主。
半塔铃音,吹送万古。
唤坡仙、载酒归来,凉月吹笛夜正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泛舟嘉州江上的画面。诗人乘坐画舫,青山倒映在水面,傍晚时分,烟雾缭绕的沙洲上移动小舟。离堆(可能指乐山大佛附近的江心小岛)倒影如镜中仙女,翠绿的山水增添了秀美。水边村庄,雁阵之外细雨绵绵,仿佛秋浦画卷,静谧而富有诗意。
诗人置身于此,灵感涌现,仿佛听见了万马奔腾般的涛声,那是昔日繁华的开明故府遗迹。他感慨万分,吟咏啸歌,面对历史沧桑,渔父的淡泊生活更显冷峻而深沉。谁又能主宰这黄花盛开的季节?唯有半塔的铃声,穿越万古,唤醒了苏东坡般的豪情。诗人想象着,在这凉月当空的正午,笛声悠扬,仿佛在召唤坡仙载酒归来的身影。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嘉州秋夜的景色,融入了历史的沉思和个人的情感,展现出清末近现代初赵熙独特的艺术风格。
日入雨新过,阴阴群木寒。
兹来惬林景,况复得所欢。
所欢者为谁,何掾邀数贤。
喜客意无倦,促席闻清言。
取泉浸新瓜,摘果来中园。
新亭会觞酌,高烛明閒宽。
而我素不饮,亦复舒芳颜。
諠静固异操,离合感多端。
深怀一饭意,月出犹盘桓。